玉堂紫阁冠英游,身作三公未白头。
须向凤凰池上浴,岂容萧散咏林丘。

玉堂紫阁冠英游,身作三公未白头。

须向凤凰池上浴,岂容萧散咏林丘。

注释:在紫禁城中的玉堂和紫阁中担任着重要的职务,享受着尊贵的地位,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这里指朱长文年轻时就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未完全满足,仍渴望更高的地位。)必须到凤凰池中沐浴洗礼,才能洗去心中的尘埃,去除身上的污点。(凤凰池是古代官员用来洗澡的地方,寓意清洗心灵、去除杂念。)怎么能够悠闲地在山林间吟咏诗句呢?(这里的“咏林丘”指的是在山间吟咏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自然之美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人朱长文的作品之一,通过描绘自己在紫禁城玉堂紫阁中的高位与内心的不满,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真实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首句“玉堂紫阁冠英游”,直接点明了自己所处的高位,并形容为“冠英游”,意味着身处其中,仿佛置身于英才荟萃的世界,这既是对自己地位的肯定,也隐含了内心的不安与迷茫。次句“身作三公未白头”,则直接点出了自己的困境——虽身为三公之位,却还未到头发变白之时,这既反映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也体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挑战。

接下来的“须向凤凰池上浴,岂容萧散咏林丘”,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须向凤凰池上浴”意味着必须在官场中不断洗去尘埃,保持清醒;而“岂容萧散咏林丘”则表示自己不愿像一些隐逸之人那样闲适地吟咏山林,而是渴望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这种矛盾心理,既反映了诗人的复杂性格,也体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和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个文人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和人生追求。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可以从中汲取到面对现实、勇于担当的精神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