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尚欲开松径,送客应休过笔溪。
林下有谁频肯顾,春深好听子规啼。

【注释】

逢人:逢遇他人。松径:指松树间的小道。笔溪:即笔架山溪,在浙江金华。子规(zǐgū):杜鹃的别名。

【赏析】

此诗是作者任四川眉州通判时所作,写于嘉祐四年(1059)春天。诗人以“偶题”为题,实则是抒写自己对仕隐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反映了他追求清静恬淡、不慕荣利的生活理想,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生苦短、年华易逝的感伤情绪。全诗意境幽深,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开头两句写景,“开松径”是说打开隐居处通向外界的小道,“过笔溪”是说经过笔架山溪。这两句意谓:每当遇到熟人,就打开通往隐居之地的小道,送走客人,就不要经过笔架山下的溪水了。这是说:我隐居的地方,虽然与世隔绝,但并不妨碍同世间的往来。这样写,既表现了诗人的超逸高洁,又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襟。

第三句“林下有谁频肯顾”,是写隐居之处有人来往。林下,指树林之下,这里指自己的隐居处。“谁”字一作“谁家”。这句是说:隐居之地,有人来访问。但是,这些前来访问的人,都是匆匆忙忙地来去,很少停下来交谈。

末句“春深好听子规啼”,意思是:春天来临,听到杜鹃的叫声更加悦耳动听。这里用“春深”二字点明季节和气候,也写出了诗人的心情。子规是杜鹃的别名。相传子规鸟鸣时,人们认为是杜鹃将要归巢的时候,因此,子规的叫声常被用来比喻思乡之情。所以,“春深”一句中含着诗人的无限愁思。

【译文】

遇到别人还是想打开通往隐居处的小道,送客就不要经过笔架山下的溪水了。

有谁会频频地来看望呢?只有那一声子规叫得最动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