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五字屹逶迤,可笑偏师敢出奇。
句补推敲未安处,韵更瘀絮益难时。
痴迷竟作禽填海,辛苦真成蚁度丝。
却羡弥明攻具速,刘侯漫说也能诗。
【注释】
(1)次韵刘太师:是作者应刘太师之请,作此诗以酬答。苦吟:即苦吟,形容诗人刻苦磨炼字句的写作方法。
(2)屹逶迤:高耸的样子。
(3)偏师:指非主力部队或弱小部队。
(4)句补推敲:谓对句中字词斟酌推敲,使之准确无误。
(5)瘀絮:指诗中的用字。
(6)填海:比喻做大量艰苦而艰巨的工作。
(7)度丝:形容做细密的工作,如织女穿针引线般细致入微。
(8)弥明:这里指刘太师,刘禹锡曾自喻为“弥明”,故用“弥明”代称刘太师。攻具:指武器、工具等物事。速:迅速。
【赏析】
这首七律,是刘禹锡对友人刘太师《苦吟》诗的和作。刘太师原诗说:“五字长城万里余,百重泉石九回疏。寻思僻壤无知己,独泣寒灯向晓书。”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刘禹锡和作这首诗,意在勉励刘太师多读书,多磨练字句,不要埋没了自己的才华,要勇于创新,敢于出奇制胜。
首联两句,点题。前一句“长城五字屹逶迤”,是写诗的字词结构,后一句是说这种结构是“可笑偏师敢出奇”。意思是说,这种结构虽然“可笑”,但“偏师敢出奇”,却有它的妙处,值得赞赏。这里的关键是“出奇”二字。因为“出奇”才能使诗有新意,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颔联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说诗人在琢磨字词方面是下了功夫的,“推敲未安处”就是最好的证明;后一句说诗人在构思谋篇方面更是下功夫的,“韵更瘀絮益难时”就是最好的见证。这两句是对上两句的总结,也表明了作者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态度。
颈联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是说作者痴迷于诗歌创作,就像填海一样,不辞劳苦,不知疲倦;后一句是说由于作者的辛勤劳动,其作品质量就更高,更完美。这两句话既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态度,又表现了作者的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表明了作者对朋友的殷切希望。
尾联两句,承上启下。这两句是说,尽管作者的诗歌艺术水平很高,但是与刘太师相比还差得远呢。因此,还是应该像刘太师那样刻苦钻研,努力创作吧!这一结尾与开头相呼应,把全诗推向高潮。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刘禹锡的诗歌创作态度是非常认真的,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