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行役梦庭闱,陟岵常嗟脚力疲。
每诉酒巡嫌客恶,力营官事笑儿痴。
云山幸不持钱买,花竹何妨带雨移。
此味责人元未识,恐缘诗好被渠知。
南斋即事
频年行役梦庭闱,陟岵常嗟脚力疲。
每诉酒巡嫌客恶,力营官事笑儿痴。
云山幸不持钱买,花竹何妨带雨移。
此味责人元未识,恐缘诗好被渠知。
注释:
南斋即事:指在南斋所写之事。 南斋:唐玄宗为翰林学士置的读书写字之所,也泛称学士院。 频年:连年。 陟岵:登高远望故乡。 每诉酒巡嫌客恶:每次喝酒的时候都抱怨客人讨厌。 力营官事笑儿痴:尽力处理公务,嘲笑自己的无知。 云山幸不持钱买:云山景色美丽,但不必用金钱购买。 花竹何妨带雨移:花草竹子即使被雨水淋湿,也可以移植。 责人元未识:责备别人的时候自己还不明白。 恐缘诗好被渠知:恐怕因为擅长诗歌而被他们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斋所写的,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首句“频年行役梦庭闱”,描绘了他连年来四处奔波、忙于公务的景象,以及他梦中回到家乡的场景。次句“陟岵常嗟脚力疲”,则表达了他对长途跋涉的艰辛和疲劳感。第三句“每诉酒巡嫌客恶”,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在酒宴中与客人之间的不愉快关系。最后两句“云山幸不持钱买,花竹何妨带雨移”,则是他对自己的一种宽慰,表示即使不能亲自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也可以在心中想象它的美好,或者将之带入室内。而最后一句“此味责人元未识,恐缘诗好被渠知”则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他认为自己的诗歌水平很高,以至于人们无法理解他的真正意图,反而因为他的诗歌而更加关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