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六到客愁边,双鬓星星只自怜。
兵气尚缠巢凤阁,节旄巳落牧羊天。
纸钱灰入松楸梦,饧粥香随榆柳烟。
北向雁来寒雾隔,音书不比上林传。

寒食

清明后有六日,是时客愁边。双鬓星星只自怜。

兵气尚缠巢凤阁,节旄巳落牧羊天。

纸钱灰入松楸梦,饧粥香随榆柳烟。

北向雁来寒雾隔,音书不比上林传。

注释:

  1. 寒食:清明之后有六日的节日,人们扫墓祭祀,纪念祖先。
  2. 清明后:指清明节后的日期,即寒食节的日期。
  3. 六日:指寒食节的日期。
  4. 客愁边:形容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5. 双鬓星星:形容年老色衰,鬓发斑白。
  6. 兵气:战争的阴云。
  7. 巢凤阁:指朝廷或皇宫。
  8. 节旄:古代官员所持的仪仗旗帜。
  9. 上林传:传说中汉武帝曾下令让使者乘辇到长安城中的上林苑游玩,但使者们到了上林苑后就再也不敢前行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提到的“寒食”是指清明节后的第六天,也就是寒食节。这个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祖,缅怀先人,同时也寄托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逝者的怀念。
    首句“清明后有六日,是时客愁边”,描绘了清明节后六日的情景。诗人以“客愁边”为引子,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中人们的思乡之情。
    第二句“双鬓星星只自怜”,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心境。诗人用“双鬓星星”形容自己的年华已逝,头发已经斑白,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伤感。而“只自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
    第三句“兵气尚缠巢凤阁,节旄巳落牧羊天”,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诗人用“兵气尚缠巢凤阁”来形容战乱时期的混乱局面,而“节旄巳落牧羊天”则表达了自己身处乱世的无奈和无助。
    接下来四句“纸钱灰入松楸梦,饧粥香随榆柳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生活的点滴细节,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困境。
    最后两句“北向雁来寒雾隔,音书不比上林传”,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用“北向雁来寒雾隔”形容自己与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远,而“音书不比上林传”则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情景和个人情感,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