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来几日,我发白已多。
千林了未觉,奈此一叶何。
宴坐阅流光,一盼寄庭柯。
寒虫独何者,唧唧夜自歌。

【注释】

秋风:秋季的风。秋怀:秋天的感慨和思念,即秋思。

几日:多少天。

我发白已多:我的白发已经很显眼了。

千林了未觉:千树林中还没有感觉到秋天的到来。

奈此一叶何:奈什么?这一片树叶又怎么奈何?

宴坐:坐着,闲居。流光:流逝的时光。

庭柯:庭前的树木。庭柯:庭前之树。

寒虫:冷寂中的虫声。唧唧夜自歌:夜深时发出的声音是蟋蟀的鸣声。唧唧,蟋蟀叫声。自歌,自己唱歌。

【赏析】

《秋怀十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此诗为第一首,作于公元761年(唐上元二年)秋天,时值作者寓居成都草堂期间(759年)。此诗以写景起笔,先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然后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秋风来几日,我发白已多”两句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与年龄。秋天的风吹拂着大地,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天,而自己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许多。

“千林了未觉,奈此一叶何”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无奈。尽管整个树林还未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但是那一片落叶已经无法改变它的命运了。这里运用了反问句式,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宴坐阅流光,一盼寄庭柯”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在闲坐在庭院中,看着流逝的时光,寄托了自己的期望与情感。这里的“一盼”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寒虫独何者,唧唧夜自歌”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孤独感的体会。寒夜里独自发出的虫声,让夜晚显得更加寂静。在这里,诗人用“唧唧”来形容蟋蟀的声音,表现了其凄凉之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风、落叶、时光等自然景物以及作者的情感体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