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以黄为正,纷纷祇皂舆。
待寒缘耿介,纵老不凋疏。
秋净花如染,时迁水走渠。
惟留五字句,能不愧应徐。
【注释】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次:跟随、依傍。诸公:指当时的一些权贵。
其四:这是组诗中的第四首。
黄:菊花的颜色,此处泛指菊。
祇(zhī)皂:只有黑色。
待寒:指在冬天里。
缘(yuán):因,因为。
耿介:正直,不屈。
凋疏:凋谢稀疏。
秋净:秋天的景色。
花如染:比喻菊花的色泽鲜艳。
时迁水走渠:指菊花随时间迁移而颜色改变。
留五字句:指诗人留下的五言诗。
应徐:即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五言排律,作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重阳节前。当时诗人正因参加“诸公”宴集而作此诗。诗中赞美菊花傲霜凌寒,高洁清贞的精神品质,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情操的追求和向往。全诗以“菊”为题,紧扣诗旨,层层铺叙,先写菊之色彩,再写菊之姿态,最后写菊之品格。中间两联则分别写菊之不同特性,一联从花态着笔,描绘菊色鲜艳、生机勃勃的情状;一联从花性着笔,赞美菊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精神。后两联则宕开笔墨,写菊花随岁月流逝而色彩渐褪,但仍然能够保持高洁的品格。全诗语言凝练,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