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
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歌过远村。
绍圣二年八月十八日观潮于浙江亭书
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
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歌过远村。
注释:
- 怒势豪声迸海门:形容潮水汹涌澎湃,如同愤怒的战士冲破海门。
- 州人传是子胥魂:相传吴王夫差死后,其鬼魂在海上游荡,被认为与这一潮水有关。
- 天排云阵千雷震:形容天空中云层密集,如同千军万马排列,伴随着雷声。
- 地卷银山万马奔:形容大地仿佛被卷起的银山和奔腾的万马所包围。
- 高与月轮参朔望:潮水高涨时,可以与月亮一同升起,与月亮一起参与农历初一或十五的观测。
- 信如壶漏报朝昏:比喻潮水的涨落就像古代计时用的壶漏一样准时,用来报告时间的早晚。
- 吴争越战成何事: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吴越两国之间战争的感慨,暗示这场潮水可能是一场战争的结果,或者是对两国争斗的象征。
- 一曲渔歌过远村: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幅渔人在潮来潮去时唱歌的景象,似乎在赞美自然的壮丽或是在感叹世事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浙江观潮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独特想象力。首句“怒势豪声迸海门”,形象地描述了潮水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情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天地、云雷、银山、万马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壮观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等句子,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观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态美。这些句子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诗中还融入了一些历史文化的元素,如“吴争越战成何事”等句,既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也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远和复杂。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