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婆娑月里栽,是谁移种下天来。
金英恰似清霄月,一度圆时一度开。
【注释】:
盆中四时木犀:木犀,即桂花,又称丹桂、岩桂、金粟等。“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盆”是盆栽,“木犀”就是盆栽的桂花树。
一树婆娑月里栽,是谁移种下天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株婆娑摇曳的木犀树,是从月亮里栽种的,它是由谁从天上移植下来的呢?
金英恰似清霄月,一度圆时一度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桂花的花朵像一轮明亮的月亮,每当月亮圆满的时候,桂花就会盛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看到盆栽桂花的情景,并由此生发出对桂花与月亮关系的联想。全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首句“盆中四时木犀”,以盆中盆栽的四时桂花为线索,引出下文的议论。这里,“四时”既是指春夏秋冬四季,也暗含着诗人对桂花生命力顽强的赞美;“木犀”既指盆栽的桂花,又指代了桂花本身。
第二句“一树婆娑月里栽”,是对盆栽桂花的拟人化写照。“婆娑”,形容树木姿态优美,随风摇曳;“月里栽”则暗指桂花生长在月亮之下,暗示了桂花的生长环境。这两句诗通过对桂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棵桂花树在月光照耀下,婆娑起舞,美丽动人。这一景象令人陶醉,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仙境之中。
第三句“是谁移种下天来”,则是在上一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诗人将盆栽的桂花比喻成一颗璀璨的明珠,将其置于夜空之中,仿佛是从天而降。这里的“天来”二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赞美之情,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美好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金英恰似清霄月”,则是对桂花花朵的形象描绘。“金英”,即金黄色的花蕊;“清霄月”则是指明亮的月亮。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桂花的花朵与月亮相比,既突出了桂花的美丽,又赋予了其一种高贵的气质。这种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引人入胜。
第五句“一度圆时一度开”,则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描绘了桂花的开放过程。这句诗中的“圆”、“开”两字,分别代表了桂花的完整和绽放,寓意着桂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整个过程。这种变化过程不仅体现了自然规律的魅力,也象征着人生的美好。
整首诗以盆中盆栽的桂花为线索,通过对桂花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它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意味:桂花象征着美丽、高贵与坚韧,而它的变化过程则寓意着人生的成长与进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