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此愧施孟,敢自比伊濂。
雄玄倘犹白,墨突空不黔。
阿谁登负丘,赤手捕长蚺。
泠然御风至,瞪目不可瞻。
大声忽挥绰,皇荂俱口钳。
窃意吾道孤,四海谋无佥。
安知太皞虚,前奔有飞廉。
参同合左契,机迅留无淹。
忆昔世道衰,九侯已醢腌。
作易为忧患,九卦首履谦。
子云卒投阁,拟易空噞噞。
君子观遁象,恶在不恶严。
心易写不尽,恨无千丈缣。
书空只一画,自向笔端粘。
君如会此意,此节真锤钳。
君肯来南山,相从效比鹣。
和耜岩赞易传来韵
方此愧施孟,敢自比伊濂。
雄玄倘犹白,墨突空不黔。
阿谁登负丘,赤手捕长蚺。
泠然御风至,瞪目不可瞻。
大声忽挥绰,皇荂俱口钳。
窃意吾道孤,四海谋无佥。
安知太皞虚,前奔有飞廉。
参同合左契,机迅留无淹。
忆昔世道衰,九侯已醢腌。
作易为忧患,九卦首履谦。
子云卒投阁,拟易空噞噞。
君子观遁象,恶在不恶严。
心易写不尽,恨无千丈缣。
书空只一画,自向笔端粘。
君如会此意,此节真锤钳。
君肯来南山,相从效比鹣。
这首诗是一首四言诗,表达了诗人对易经的理解和感悟。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方此愧施孟,敢自比伊濂。
- “方此”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愧施孟”和”敢自比伊濂”都是诗人的自谦之词。
- “施孟”指的是孔子,而”伊濂”则是指老子。诗人在这里用这两个名字来表达自己对两位圣人的尊敬和自谦之心。
雄玄倘犹白,墨突空不黔。
- “雄玄”指的是雄辩之才,”倘犹白”意味着如果还有余勇的话,就应当像孔子一样保持清白之身。
- “墨突”是一种古代的炉具,”空不黔”则是指这种炉具虽然简陋却也能发出明亮的火焰。
阿谁登负丘,赤手捕长蚺。
- “阿谁”是疑问词,用来反问。”登负丘”表示登上了高山,而”赤手捕长蚺”则是指用赤手空拳捕捉了一条巨大的蛇。
泠然御风至,瞪目不可瞻。
- “泠然御风至”形容风势猛烈,诗人能够驾驭风的方向。”瞪目不可瞻”则是说因为风势太过猛烈,连眼睛也难以直视。
大声忽挥绰,皇荂俱口钳。
- “大声忽挥绰”形容声音洪亮,如同挥舞着巨大的武器。”皇荂俱口钳”则是指所有的口舌都成为了钳制的工具。
窃意吾道孤,四海谋无佥。
- “窃意”是私下里的想法,”吾道孤”则是指自己的思想道路孤独。”四海谋无佥”则是指天下人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安知太皞虚,前奔有飞廉。
- “安知太皞虚”表示无法知道太昊(古代神话中的帝王)是否真实存在。”前奔有飞廉”则是指之前有人因为受到飞廉的引诱而奔逃。
参同合左契,机迅留无淹。
- “参同合左契”指的是与天地之间的契约相结合。”机迅留无淹”则是指这种结合迅速而且不会拖延。
忆昔世道衰,九侯已醢腌。
- “忆昔”是回想的意思,”世道衰”则是指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到了极点。”九侯已醢腌”则是指九侯因犯罪而被挖眼并烹煮成肉酱的惨痛事件。
作易为忧患,九卦首履谦。
- “作易”指的是创作易经,”忧患”则是指其中的忧虑和困苦。”九卦首履谦”则是指易经中的第一卦就是“谦”。
子云卒投阁,拟易空噞噞。
- “子云”是王充的尊称,”卒投阁”表示王充最终自杀。”拟易空噞噞”则是指王充曾经试图撰写易经的解读但未能完成。
君子观遁象,恶在不恶严。
- “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观遁象”表示观察自然现象。”恶在不恶严”则是指即使看似不严格,也不应过于苛刻。
心易写不尽,恨无千丈缣。
- “心易”指的是内心世界,”写不尽”则是指内心的感受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恨无千丈缣”则是指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丝绸以书写自己的心声。
书空只一画,自向笔端粘。
- “书空”指在虚空中书写,”只一画”则是指只有一个简单的笔画。”自向笔端粘”则是指这个简单的笔画紧紧地粘附在笔尖上。
君如会此意,此节真锤钳。
- “君如会此意”表示如果对方理解这个意思,那么这里的教诲就像锤子和钳子一样有用。”此节真锤钳”则是指这段话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和启示的工具。
君肯来南山,相从效比鹣。
- “君肯来南山”表示如果您愿意来到南山这个地方,我愿意跟随您一起学习和成长。”相从效比鹣”则是指愿意与您一同学习,互相借鉴彼此的优点。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易经的学习和领悟,以及对自然的观察和体悟,展现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以及与人为善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