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归大壑,人事如奔淙。
浮生萃草木,万变成飘风。
触蛮两蜗国,王侯一蚁封。
下观黔首愚,咄嗟书虚空。
怒攘亦蠢蠢,群飞何梦梦。
失手弄刀剑,转眼生兵戎。
万骑彀弓矢,千夫驾临冲。
原野肆尸血,道路哀离鸿。
帅师有丈人,在师得师中。
不辜多全活,不与群丑同。
师克未为绩,不杀真肤公。
乾坤一胞与,感此重戚容。
涿鹿始争战,千古开武功。
春秋书战伐,三复为惙忡。
南风鼓虞氏,吾谁与王通。
击磬斯已矣,荷蒉犹可宗。
无用愧社栎,浪出羞涧松。
君谓叔孙智,人笑郦生庸。
未能半分补,政堕一动凶。
归来友石友,相对仲与翁。
抱神慎守一,吾欲师崆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和何逢原寄韵
世界归大壑,人事如奔淙。
浮生萃草木,万变成飘风。
触蛮两蜗国,王侯一蚁封。
下观黔首愚,咄嗟书虚空。
怒攘亦蠢蠢,群飞何梦梦。
失手弄刀剑,转眼生兵戎。
万骑彀弓矢,千夫驾临冲。
原野肆尸血,道路哀离鸿。
帅师有丈人,在师得师中。
不辜多全活,不与群丑同。
师克未为绩,不杀真肤公。
乾坤一胞与,感此重戚容。
涿鹿始争战,千古开武功。
春秋书战伐,三复为惙忡。
南风鼓虞氏,吾谁与王通。
击磬斯已矣,荷蒉犹可宗。
无用愧社栎,浪出羞涧松。
君谓叔孙智,人笑郦生庸。
未能半分补,政堕一动凶。
归来友石友,相对仲与翁。
抱神慎守一,吾欲师崆峒。
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注释:
- 世界归大壑,人事如奔淙。
- “大壑”指的是广大的坑洞,比喻世界的广阔无边。
- “奔淙”形容事物迅速流动或发展的景象。
- 浮生萃草木,万变成飘风。
- “浮生”指短暂的生命,“草木”比喻世间万物,“万变”表达世事多变。
- 触蛮两蜗国,王侯一蚁封。
- “触蛮”可能是指触怒了蛮族,“蜗国”和“蚁封”都是象征性的比喻,表达了权力之小和地位之低微。
- 下观黔首愚,咄嗟书虚空。
- “黔首”指平民百姓,“愚”表示无知或愚昧。
- 怒攘亦蠢蠢,群飞何梦梦。
- “怒攘”指愤怒地争斗,“蠢蠢”形容混乱的样子,“梦梦”表示迷茫或无目的。
- 失手弄刀剑,转眼生兵戎。
- “失手”表示不小心、失误,“刀剑”和“兵戎”分别是武器和战争的象征。
- 万骑彀弓矢,千夫驾临冲。
- “彀”意为拉满箭弦,“临冲”是一种古代攻城用的战车,这里用来形容强大的军队。
- 原野肆尸血,道路哀离鸿。
- “肆”意为丢弃,“尸血”指战场的尸体和血迹,“离鸿”指离别的飞鸿,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
- 帅师有丈人,在师得师中。
- “帅师”指统帅军队,“丈人”是古代对年长者的尊称,这里用来形容统帅的智慧和经验。
- 不辜多全活,不与群丑同。
- “辜”意为罪责,“全活”指保全生命,“群丑”指邪恶之徒。
- 师克未为绩,不杀真肤公。
- “师克”意味着取得胜利,“未为绩”表示还没有达到功绩的标准,“真肤公”指真实的、正直的人。
- 乾坤一胞与,感此重戚容。
- “乾坤”指天地,“胞与”是古代的一种称呼,表示亲近和一致,这里用来强调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 涿鹿始争战,千古开武功。
- “涿鹿”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场大战,“千古”表示永远的历史,“开武功”指开创了伟大的武功事业。
- 春秋书战伐,三复为惙忡。
- “春秋”是古代的史书,“战伐”指的是战争和讨伐,“三复”表示反复阅读,“惙忡”意为忧虑不安。
- 南风鼓虞氏,吾谁与王通。
- “南风”可能是指南方的风,“虞氏”可能是某个姓氏或家族,“王通”指王通这个人,这里的“吾谁与王通”表示自己与王通相比如何。
- 击磬斯已矣,荷蒉犹可宗。
- “磬”是一种打击乐器,“斯已矣”表示到此为止了,“荷蒉”是古代一种装米的袋子,“宗”表示宗庙或祖先。
- 无用愧社栎,浪出羞涧松。
- “社栎”和“涧松”都是自然景物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无用和羞愧。
- 君谓叔孙智,人笑郦生庸。
- “叔孙”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或姓氏,“郦生”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君谓”、“人笑”表示两种不同的评价,“叔孙智”、“郦生庸”分别表示聪明和平庸。
- 未能半分补,政堕一动凶。
- “未能”表示没有做到最好,“半分补”指微不足道的贡献,“政堕”是政治上的失败,“一动凶”表示一旦失败就带来灾难。
- 归来友石友,相对仲与翁。
- “石友”和“仲与翁”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表示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
- 抱神慎守一,吾欲师崆峒。
- “抱神”表示保持精神集中,“慎守一”是道家的一种修养方法,“师崆峒”可能是指学习崆峒山的道教文化或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