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促复促促,急柱危弦无好曲。
乐日常少苦日多,男耕女桑长不足。
麦方在场绡在轴,里正登门田吏趣。
东邻女儿当窗看,西家阿㜷阑道哭。
闲时输官犹自可,况是兵符急如火。
近闻官家榜村路,运粮多要人夫去。
妾贫犹足备晨炊,不愿身为泰山妇。
【注释】
促促:急促的样子。
复:又,再。
急柱危弦无好曲:急急忙忙地奏乐,没有好的曲子。
乐日:欢乐的日子。常少苦日多:快乐的日子很少,而困苦的日子很多。
男耕女桑长不足:男子在耕种,妇女在织布,但总是觉得不够用。
场:打麦的场地。绡:丝织品,这里指丝绵。轴:纺车。
里正登门田吏趣:里正(乡村基层官吏)来上门催缴赋税。
阿㜷阑道哭:女子在篱笆旁边哭着。阿㜷阑:篱笆旁。
输官:缴纳赋税。犹:还,仍然。自:己,自己。
况是兵符急如火:何况是紧急的命令,像火烧一样急迫。
近闻官家榜村路:最近听说官府在榜示乡村的道路,要运送粮食。官家:官府,政府。榜:张贴。村路:通往乡村的小路上。
运粮多要人夫去:运送粮食需要很多人手才行。
妾贫犹足备晨炊:虽然我贫困,但足够每天早晨煮饭。妾:古代对妻子或情人的谦称。
为:做,担任。泰山妇:形容妇女操持家务的辛苦。泰山,比喻家庭。
【赏析】
这首诗是李绅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任监察御史时所写。诗中通过一个农家妇女的口吻,揭露了当时繁重的税赋和农民生活的艰辛。全诗八句,可分为三组,每句四字,前二句各两联,后二句各一联,中间以“闲时输官犹自可”作结。第一组“促促词”三句写农时紧张,生活困苦;第二组“乐日常少苦日多”,写百姓的辛劳与痛苦;第三组“男耕女桑长不足”,写农事的繁忙与不足;第四组“麦方在场绡在轴”,写赋税的繁重;第五组“里正登门田吏趣”,写官府催征的紧迫;第六组“东邻女儿当窗看,西家阿㜷阑道哭”,写百姓的悲惨处境;第七组“闲时输官犹自可,况是兵符急如火”,写官府的逼迫与战乱的影响;最后一组“妾贫犹足备晨炊,不愿身为泰山妇”。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热烈,反映了广大农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