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之有文,星辰艳穷碧。
厚地之有文,草木秀野色。
草木既无辞,星辰亦难测。
岂侔人之文,五经为艺极。
五经主者何,岂非至圣力。
三才久虚位,待我先师宅。
秘亦穷经者,自谓入阃阈。
天地无逃数,世人犹自惑。
代移文不移,宜在弟子职。
薰香达诚悃,滴酒沥胸臆。
瞿然见威容,长林耸坟侧。
【译文】
高天有文采,星辰光彩照穷碧。大地有文采,草木秀野色清丽。草木既无辞,星辰亦难测。岂能与人为比,五经为艺极。五经主者何?岂非至圣力。三才久虚位,待我先师宅。秘也穷经者,自谓入阃阈。天地无逃数,世人犹自惑。代移文不移,宜在弟子职。薰香达诚悃,滴酒沥胸臆。瞿然见威容,长林耸坟侧。
【赏析】
《谒林庙》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颂扬先圣之德和对圣贤的崇敬为主旨。前四句写天象,后八句写人世。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宏大,表现了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
首联两句写天、地之文:“高天之有文,星辰艳穷碧;厚地之有文,草木秀野色。”高天之上,星辰闪耀,色彩斑斓;大地上,草木茂盛,景色宜人。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宇宙之美的赞美。
颔联两句写人世间的文: “草木既无辞,星辰亦难测。”草木没有言语,却有着生命的活力;星辰虽然难以捉摸,却能照亮黑暗,指引方向。这是对人类智慧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
接下来两联则是对圣贤的颂扬: 第三联“岂侔人之文,五经为艺极”,意思是说,圣贤的文学才能并不逊色于凡人,五经是最高的艺术成就。第四联“三才久虚位,待我先师宅”,意思是说,古代圣贤们已经离开了尘世,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存在。如今我们等待先师的到来,是为了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光大他们的伟大事业。
最后两联是作者的自我感慨和期许: “秘亦穷经者,自谓入阃阈。”“秘”指的是儒家经典,“穷经”指的是深入钻研这些经典。作者认为自己已经深入到儒家经典的奥秘之中,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学者。“天地无逃数,世人犹自惑。”意思是说,天地间自有其运行规律,世人却仍然迷惑不解。这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也是一种警示。
末联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抱负: “代移文不移,宜在弟子职。”作者希望后代子孙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继续发扬儒学精神。“薰香达诚悃,滴酒沥胸臆。”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先师的深深敬仰之情,他希望以此表达对先师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颂扬先圣之德和对圣贤的崇敬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世间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