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外海四周围,正是绸缪户牖时。
北瞰登莱山不碍,东渐倭丽汛难期。
未须鹞鹢增威势,已觉狌鼯受指麾。
敢谓虚名弹压得,多应一念老天知。
【注释】
阅城壁:在登州府治南门外修筑城墙,以备倭寇侵扰。
绸缪户牖:意为加固门窗。
北瞰登莱山:指登州、莱阳一带。
东渐倭丽汛:指倭人向东扩展,形成倭患。
鹞鹢:指鸱鹗,一种猛禽。
狌鼯:指獐、狐一类动物。
弹压:镇压、压制。
老天知:上天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任山东总兵时作,写于他任登州总兵之时。全诗从登州城防出发,表达了作者坚定的抗倭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诗中“内江外海四周围”,写出了登州的地理形势,即位于黄海之滨、渤海湾畔,四面环水,易受敌侵袭;“正是绸缪户牖时”表明此时正是加强防御的时刻。“北瞰登莱山不碍”,意指敌人难以越过高耸的山脉进攻;“东渐倭丽汛难期”,意思是敌人的侵略活动虽然猖獗,但一时还难以成功。这两句诗表现出作者对敌情的准确判断。
“未须鹞鹢增威势”中的“鹞鹢”是指鸱鹗这种猛禽,它飞翔迅速,能在空中盘旋飞行,形象地说明了敌人虽强大却无法轻易突破防线,而我军士气高昂。“已觉狌鼯受指麾”,这里的“狌鼯”指的是獐、狐等小动物,用它们来形容我军将士英勇善战、不畏强敌。最后两句“敢谓虚名弹压得,多应一念老天知”,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信心和对胜利的期待。他认为,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