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小倚望遥岑,晓霁朝朝换午阴。
越鹜已收天外影,吴鸠尚带雨中音。
海濒客子秋衔袖,塞上征人夜拊砧。
都是一般无意绪,闵劳争柰主恩深。

【注释】阑干:栏杆。小倚:斜倚,形容人悠闲自在的样子。遥岑:高远的山岭。晓霁:黎明时的天气放晴。天外影:指日影高悬在天边。吴鸠:即布谷鸟,又称“鶬鸠”、“布谷子”,春末夏初鸣叫。雨中音:指布谷鸟的叫声。海濒:海边。秋衔:指秋风吹来时衣袖被带起的景象。塞上:指边境要塞。砧(zhēn):捣衣石。都:全都。都是:指所有的人。无意绪:没有心思,情绪低落。闵劳:忧劳。争柰:怎能奈何得。主恩深:君主的恩德深厚。

【赏析】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作品。陆游一生忧国忧民,但屡遭贬谪,壮志未酬,因此诗中有感于时局而作,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

首句“阑干小倚望遥岑”,写诗人在楼台栏干上斜倚着,眺望着遥远的山峦,心情有些惆怅、寂寞。第二句“晓霁朝朝换午阴”,写天气放晴后,太阳渐渐升高,阳光普照大地,给大自然带来勃勃生机。第三句“越鹜已收天外影,吴栯尚带雨中音”,写越地的野鸭已经收起了它的翅膀,飞上了天空;吴地的布谷鸟仍然带着它那雨中的哀鸣声。这句诗既写出了不同地区的景物特色,又写出了不同地区的天气特征。第四句“海濒客子秋衔袖,塞上征人夜拊砧”,“海濒”指海边,“塞上”指塞北或塞外的边关。这里写的是诗人自己和那些远离家乡的游子们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情景。最后一句“都是一般无意绪,闵劳争奈主恩深”,写虽然大家的心情都很郁闷,但君王的恩德却非常深厚。这两句诗以反语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