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琲无烦费斗量,家家泼撒不珍藏。
浑疑入腊梅花放,已卜来年稻颗香。
万感固知由气类,一根元只自心秧。
天怜老子忧民切,将变荒州作富穰。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风格。

1. 第一句:“珠琲无烦费斗量,家家泼撒不珍藏”

  • 关键词: “珠琲”(珍珠)
  • 注释: 这里的“珠”指的是珍珠,而“琲”是一种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十粒珍珠为一琲。这句诗描述了珍珠的珍贵与普通家庭的普遍使用,没有多余的浪费和珍藏。

2. 第二句:“浑疑入腊梅花放”

  • 关键词: “浑疑”、”腊梅”
  • 注释: “浑疑”表示完全怀疑,这里可能是指冬天梅花开放的情景。梅花在冬天开花,与“腊”(即冬天)和“放”结合,形成了一个寒冷冬日中梅花盛开的画面。

3. 第三句:“已卜来年稻颗香”

  • 关键词: “已卜”、”稻颗”
  • 注释: “已卜”在这里可能意味着已经预见或计算好了将来的结果。而“稻颗香”则形象地描绘了稻田中的稻穗在成熟时散发出的香气,预示着丰收。

4. 第四句:“万感固知由气类”

  • 关键词: “万感”、”气类”
  • 注释: “万感”表示各种各样的感受或情感。“气类”可能指的是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各种感受和个性的理解。

5. 第五句:“一根元只自心秧”

  • 关键词: “一根”、”自心秧”
  • 注释: “一根”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单一、独立的意思。“心秧”,可以理解为心灵中的种子或思想。这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如同一颗独立的种子,深深扎根于自己内心。

6. 第六句:“天怜老子忧民切,将变荒州作富穰”

  • 关键词: “天怜”、”忧民切”
  • 注释: “天怜”表达了上天的同情。“忧民切”显示了诗人深切的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感。“将变荒州作富穰”则是说通过改变荒芜的地区成为富饶的农田,展现了诗人对改善民生和国家未来的积极态度。

7.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珍珠、梅花、稻谷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自己思想的表达,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美和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