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高只合泛归舟,老大何须说壮猷。
乐事尚堪葵麦候,丰年已兆黍禾秋。
西曹久负平平考,东郡今称上上州。
不待子规相劝督,衰翁何止四宜休。

诗题:《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 其三》

译文:

水涨得高只适合泛舟回家,年纪虽老何必再谈壮志?
乐趣还在于葵麦季节的丰收,丰饶的年景已预兆着秋收。
长久以来西曹欠了你的公正评价,如今东郡却因你而声名远扬。
不必再等子规鸟来劝勉督促,我已知足何需更多休憩?

注释:

  • 水高只合泛归舟:水位高涨只适合船只驶回。
  • 乐事尚堪:乐趣还在于(指农事活动)葵麦季节的丰收。
  • 丰年已兆黍禾秋:丰饶的年景已预兆着秋收。
  • 西曹:古代官署名,此处泛指官场或上级部门。
  • 平平考:公平公正的考核。
  • 上上州:形容地方治理得非常好。
  • 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鸟,常在傍晚鸣叫,催人归家。

赏析:

这首诗是吴潜的《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和农耕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诗人通过“水高只合泛归舟”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境遇之间的关联。这里的“泛归舟”并非字面上的泛舟归家,而是比喻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心态。当一切变得不再重要,人们便可以像船只一样随波逐流,找到内心的安宁。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正是诗人所推崇的人生哲学。

“乐事尚堪葵麦候”一句,诗人将笔触转向了农田,描述了农民在葵麦收割季节的劳作乐趣。这不仅是对农耕文化的赞美,更是对辛勤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幸福。

诗中的“丰年已兆黍禾秋”也富含深意。它不仅仅是对农业生产成果的赞美,更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祈愿。诗人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感激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期望。

“不待子规相劝督,衰翁何止四宜休”一句,以动物子规的啼叫声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子规啼叫时,人们会停止忙碌,准备休息。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不需要外界的催促和监督,已经足够安心地享受生活,无需再去追求更多的安逸和舒适。

《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 其三》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耕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