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
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注释】老子:指陶渊明。密度关:比喻诗的精深、严密。《论语》载孔子语云:“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意谓后世子孙应效法我辈,勤学苦练,不可怠慢,否则将贻误后人。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友人之作。刘右司见寄六绝,是作者的酬答诗。

“老子谁知密度关”,意思是说:我辈中人,谁又知道诗的精深严密呢?这里诗人用反诘的语气,表示自己对诗歌的钻研和研究。“密度关”比喻诗的精微,严谨。

“却支筇杖访荒园”,意思是说:却拄着竹杖去拜访荒凉的花园。“却”字,是说虽然如此,但仍然要去拜访,表明了作者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之心。“筇杖”是手杖的意思,用来支撑身体。“荒园”是荒芜的园林。“荒园”一词,既表明了诗人要拜访荒园的目的,也暗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

“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意思是说: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钟爱离别之情,让美好的故事流传下去。“故应”二字,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佳话”是指好的传说或故事,“诏”是告诫的意思。“子孙”是后代的意思。“诏”字,既表示告诫,又表示教育下一代。

这首诗通过酬答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诗歌研究的执着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刻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