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人芳树迟迟日,吹面垂杨拂拂风。
客思一筇携不尽,鸟声多在落花中。
春日吴中
照人芳树迟迟日,吹面垂杨拂拂风。
客思一筇携不尽,鸟声多在落花中。
【注释】:
①“一筇”句:一筇,指竹杖。筇,一种轻便的竹制手杖。②“客思”句:一筇,指竹杖。筇,一种轻便的竹制手杖。③“鸟声”句:一筇,指竹杖。筇,一种轻便的竹制手杖。④“客思”句:一筇,指竹杖。筇,一种轻便的竹制手杖。⑤“落花”句:落花,指飘落的花。⑥赏析:诗写春天景色,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意,意境清新自然,有画意。
译文:
照人的芳树下,阳光明媚却迟迟不肯落下;吹面的柳枝随风轻拂着。我思念之情像一柄竹杖一样沉重,却又难以携带尽数。鸟儿的叫声多在凋零的花枝上响起。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初春时节,诗人在吴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照人芳树迟迟日,吹面垂杨柳”,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景色。诗人把阳光比作是“照人”的使者,而芳树则是被阳光照耀的对象,这两句写出了阳光明媚、和煦的特点;而“迟迟日”则写出了春光无限美好,让人留恋不舍。接着诗人又通过描绘垂杨的形态来进一步突出春天的特点。垂杨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同时“拂拂风”也暗示出春风的温柔。
颔联“客思一筇携不尽,鸟声多在落花中”,诗人用“客思”二字点明了自己的身份,即一位远行的游子。他手持着一柄竹杖,想要将心中的思念带回家去。然而他的思念却如同那无法携带的竹杖一般沉重,无法全部带走。这里的“一筇”既指竹杖,又暗指自己的游子身份,而“不尽”则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人又在“落花”中听到了鸟儿的欢唱,这又与前面的“春日”相呼应,表现出了春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