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月挂东林,羲和节西弭。
游目意未足,缓步信所履。
径转石磴坼,溪涨渔梁毁。
翠荇出水鲜,朱樱然林紫。
涓涓芳露润,淡淡行云止。
野照晃空明,泉溜响清泚。
伊余丘壑姿,眷兹景物美。
登眺豁幽襟,俯仰忘悲喜。
凭高身以轩,临流耳堪洗。
泠泠御风远,悠悠得真理。
尘世事俱非,独此逍遥是。
预愁还城市,车马纷如驶。
【解析】
这是一首五律。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放。
(1)
纤月:形容月亮的光辉柔和。东林:指山林之中。羲和节西弭:羲和是太阳驾车的神,这里指春日的太阳。“节”通“驾”,意为驾驶。“弭”同“弭”,意为止。
(2)
游目意未足:游目:游目骋怀;意:情思;足:满足。
(3)
缓步信所履:缓步:缓慢步行;信:诚然;所履:所经过的地方。
(4)
径转石磴坼,溪涨渔梁毁:径,小路;磴,石阶;坼,裂开。溪水上涨,冲毁旧时渔船架设的桥梁。
(5)
翠荇出水鲜:荇,浮在水面的水草;翠荇,青绿色的荇菜;出水,从水中出来。新鲜。
(6)
朱樱然林紫:樱桃,红色的果实;然,同“燃”,燃烧。紫色的树林。
(7)
涓涓芳露润,淡淡行云止:涓涓细流,芳香的露珠滋润着花草树木;行云止,天上的云彩飘动着,停歇了。
(8)
野照晃空明,泉溜响清泚:野照,野外的日光;晃,明亮地照耀。泉水在山涧中流淌,发出清清脆脆的声音。
(9)
伊余丘壑姿,眷兹景物美:我,指作者;伊,语气词;丘壑,山泽;眷,喜爱;兹,这;景物,自然风光。我喜爱这大自然的山水景色。
(10)
登眺豁幽襟,俯仰忘悲喜:登高远望,心胸开阔,感到舒畅愉快。
(11)
凭高身以轩:站在高处,放眼远望。轩,同“轩”,指高楼的楼台或高大的房屋等。
(12)
临流耳堪洗:临着水流,耳朵里听到的足以洗涤心灵的音乐声音。
(13)
泠泠御风远,悠悠得真理:泠泠,清凉的声音;御,驾驭;远,遥远。悠悠,长久、深远的样子;得,得到;真理,正确的道理。清凉的风吹拂着我远去的思绪。悠远的心境使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正道理。
(14)
尘世事俱非,独此逍遥是:尘世的事情都变得不真实了。只有这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
(15)
预愁还城市,车马纷如驶:预愁,预先忧愁;城市,繁华的城市;车马,指车和马。纷纷的车马像流水一样驶过。
【赏析】
本诗为七言律诗。诗人借赤壁晚眺之景,抒写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联描写赤壁晚眺所见的美景。颔联写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慨时光流逝而人生易老。颈联写诗人看到江水暴涨毁坏旧有建筑,心中不禁产生哀伤之感。尾联抒发诗人超脱世俗名利的情怀。诗中的“逸”“遥”“清”“真”都是诗人情感的外化,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胸襟以及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表现出诗人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意境开阔、气韵生动、格调清新、语言优美,是一首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佳作。
【答案】
羲和节西弭。 游目意未足,缓步信所履。 径转石磴坼,溪涨渔梁毁。 翠荇出水鲜,朱樱然林紫。 涓涓芳露润,淡淡行云止。 野照晃空明,泉溜响清泚。 伊余丘壑姿,眷兹景物美。 登眺豁幽襟,俯仰忘悲喜。 凭高身以轩,临流耳堪洗。 泠泠御风远,悠悠得真理。 尘世事俱非,独此逍遥是。 预愁还城市,车马纷如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