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养平时失,人情重惨伤。
千车来吊客,五鼎过前丧。
章断新语垄,云低旧隐堂。
终天犹饮恨,谁为问苍苍。
杨寺丞挽词
宋代诗人吕陶创作
- 诗句释义
- 禄养平时失,人情重惨伤。
- 禄养:古代指官员的俸禄与养廉。平时失:失去平常时的安宁。
- 人情:人世间的情义。重惨伤:深深悲痛。
- 千车来吊客,五鼎过前丧。
- 千车:形容车队之多,表示哀悼之隆重和人数众多。吊客:前来吊唁的人。
- 五鼎:古代用于祭祀或葬礼的祭品之一,象征尊贵。前丧:指先于主人去世。
- 章断新语垄,云低旧隐堂。
- 章断:此处可能指因故中断或被截断。新语垄:新的坟头。
- 云低:天空中的云彩低垂,比喻悲伤之情难以摆脱。旧隐堂:过去的居所或坟墓。
- 译文注释
- 译文:在平静的生活中失去了生命,人们因此深感悲痛。许多车辆聚集来吊唁,五鼎经过之前已举行丧礼。新的坟头断了话,低垂的云彩遮住了老宅。
- 注释:宋代,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禄养”原意为享受俸禄,“平时”指平常之时。“千车来吊客”描绘出场面的盛大,“五鼎过前丧”则表达了对故人的尊敬。新语垄可能是指新立的墓碑,而旧隐堂则是过去居住的地方或墓地。
- 作品赏析
- 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者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
-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突然转变的描述,诗人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人情的冷暖,引发读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 评析
- 《杨寺丞挽词》是吕陶的代表作,以其深情厚意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深受读者喜爱。
-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整首诗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 写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宋朝时期,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 根据吕陶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为某个特定的人物或事件而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他人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