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然形质本何殊,似为春来出旧墟。
以色配年疑未可,与耕为候信非虚。
升阳盖自寅正始,取类还当丑位初。
但得碎身资穑事,岂须功效载农书。
【注释】
块然:孤独的样子。形质:形体。何殊:有什么不同。出旧墟:出现旧地。以色配年:用颜色来配合时间(农历)。春牛:指春牛图中的耕牛。丑位:十二地支中的第一个,即牛年。碎身资穑事:碎掉的身躯是农事所需要的。穑事:农耕之事。功效载农书:功效记录在农业书籍里。
【赏析】
此诗是咏牛的七绝,作者通过观察春牛图来抒发对农业生产劳动的赞美之情。
开头四句写春牛图。春牛图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风俗图画,用以象征吉祥,寓意丰收。诗人通过对春牛的观察,发现其形与普通耕牛无异。接着指出春牛的出现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以色配年疑未可,与耕为候信非虚”两句进一步说明春牛的出现是有一定道理的,它和耕牛一样,都是为了帮助农民耕作,使农作物得以生长、收获。
后四句主要论述春牛的出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升阳盖自寅正始,取类还当丑位初”两句指出春牛的出现是从寅月开始的,它的位置应该在丑月。这里的“升阳”是指阳气上升,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取类还当丑位初”则是指春牛的出现与丑时相对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耕时节的赞美之情:“但得碎身资穑事,岂须功效载农书。”意思是说,只要有一个破碎的身躯就能完成农业生产的任务,就不必要求功效记录在农业书籍里了。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农民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