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共学昔辛勤,一别侵寻十四春。
此日科场还似梦,旧时书屋已成尘。
文章不斗钱财福,贫病长依寂寞滨。
相值酒边当取醉,大家忘却困穷身。

诗句解析:

  1. 西斋共学昔辛勤,一别侵寻十四春。
  • “西斋”指的是学习或读书的地方,“共学”表明曾经一起学习和研究。“昔辛勤”表示过去的努力和奋斗。
  • “一别”表示与过去的同学或同伴的最后一次告别,“侵寻”意味着时间的推移,“十四春”则是指十四年的时间。
  1. 此日科场还似梦,旧时书屋已成尘。
  • “科场”通常指科举考试,古代学子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地方。
  • “还似梦”表示当前的状况仿佛是一场梦境,“旧时书屋已成尘”说明过去的学习环境已经被尘埃所覆盖,可能象征着知识的丧失或学问的遗忘。
  1. 文章不斗钱财福,贫病长依寂寞滨。
  • “文章”指的是学术成就或文学才能。
  • “不斗钱财福”表明追求知识或才能比物质利益更重要,“贫病长依寂寞滨”描述了因贫困和疾病而感到孤独和无助的情况。
  1. 相值酒边当取醉,大家忘却困穷身。
  • “相值”在这里可能是指遇到或相聚的时刻。
  • “酒边”指的是饮酒作乐的场景。
  • “取醉”是形容想要借酒消愁或忘记烦恼。
  • “忘却困穷身”表示通过饮酒来暂时忘记自己的困境和经济上的困难,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或解脱。

译文:
在西斋里我们曾共同学习并度过了辛苦的一年,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四年。如今再次步入考场,感觉就像是一场梦,而昔日的书屋早已被灰尘覆盖。我们的才华并不需要去争斗金钱和名利,但长期的贫困和疾病让我们感到孤独。当我们相聚在酒桌旁,我们应该尽情享受这短暂的欢聚时光,忘记那些贫穷和困苦的困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美好回忆,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和感慨。诗中通过对时间、学习环境、友情、财富和健康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影响。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考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