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尽新词听尽声,未能高和耳徒倾。
聋身纵作岐山老,争得闻他彩凤鸣。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分析:

  1. 看尽新词听尽声
  • 描述了诗人在座中观看了所有的新曲,听了所有的歌曲。”看尽”表示非常仔细地观看,”新词”指的是当时流行的歌曲,而”听尽”则表明诗人对这些歌曲非常熟悉。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专注,以及他对新作品的欣赏能力。
  1. 未能高和耳徒倾
  • “高和”在这里可能意味着高超的音乐造诣,而”耳徒倾”则表示只能满足于表面的欣赏,无法达到更深的理解或更高的境界。
  • 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音乐才能的谦虚态度,也暗示了他对于更高层次艺术追求的渴望。
  1. 聋身纵作岐山老
  • 这里用”聋身”形容自己耳聋,无法听到美妙的音乐,而”岐山老”则表示即使如此,诗人仍愿意坚持自己的音乐之路,不因身体残疾而放弃。
  • 这表达了诗人的毅力和决心,即使身体有缺陷,也要像岐山一样坚韧不拔。
  1. 争得闻他彩凤鸣
  • “争得”表示争取,”闻他彩凤鸣”则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听到更美妙的音乐,就像传说中的彩凤之鸣那样令人心旷神怡。
  • 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即通过不断努力,终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

译文:

看尽新词听尽声,未能高和耳徒倾。
聋身纵作岐山老,争得闻他彩凤鸣。

赏析:

此诗以“看尽新词听尽声”开篇,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专注。他不仅观看并聆听了大量的新曲,而且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解。然而,尽管他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力,但仍然觉得自己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只能算是一个“耳朵徒倾的人”。这种自我评价虽然谦逊,但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接下来的“聋身纵作岐山老”,则描绘了诗人即便耳聋,也要坚持不懈地追求音乐梦想的决心。这里的“岐山老”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身体如何不便,都要像岐山一样坚定不移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最后两句“争得闻他彩凤鸣”,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听到更加美妙的音乐,如同传说中的彩凤之鸣,令人心醉神迷。这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

《陈都曹座中出示诸公曲词以四句酬之》是一首充满激情和理想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更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