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角经秋每厌听,那堪和月在边城。
从来只说梅花引,未识梅花曲外声。

注释:

闻角:听到军号声。晓角,指清晨的号角声。

经秋:一年已过半。每厌听:经常厌烦听。那堪:哪堪,哪能忍受得了。和月在边城:与月光相伴在边城之上。

梅花引、梅花曲:指古琴曲名。梅花引为古琴曲《梅花三弄》的别称;梅花曲是一首著名的琴曲。

未识梅花曲外声:未曾见识过梅花曲以外的音乐声调。识,认识、识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士生活和心理的诗。首句“晓角经秋每厌听”,写诗人对晓角的厌恶之情。晓角即军营中早晨吹起的号角,它往往预示着战事的来临。作者用“秋”字点出时间,用“每厌听”表达对晓角的反感,表明了他对这种单调、枯燥生活的厌倦之情。第二句“那堪和月在边城”,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边关生活的无奈和痛苦。这里的“那堪”表示难以承受。“和月”即伴着明亮的月亮。“边城”指的是边疆的城池。诗人在边城之上,看着明月,心中不禁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第三句“从来只说梅花引”,是说自古以来人们总是说:“梅花引”这曲子好听极了,但从来没有人真正了解过“梅花曲”之外的美妙之处。这里运用反问的手法,突出了作者对“梅花引”这一曲子所蕴含的深刻内涵的认识不足。第四句“未识梅花曲外声”,是说自己虽然听说过“梅花引”,但却未曾真正领略过其真正的韵味和意境。这里的“梅花曲外声”是指那些隐藏在“梅花引”之下、被人们所忽视的音乐之美。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