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路同寅业,师垣出守麾。
终无三令喜,便集两楹悲。
衮职嗟何补,天心感慭遗。
幽泉空漏淎,非复作霖时。

【注释】

①揆(kuí)路同寅业:指宰相和同僚们的事业。揆,衡量、比较。②师垣出守麾:指王文正公被调离相位去守藩镇,挥动着帅旗离去。师垣,即师帅之垣,古代将帅所居之处。③三令喜:指《尚书》中尧舜禹的“三事”:一是教人以孝,二是教人以悌,三是教人以让,是说他们治理天下时,百姓都欢欣鼓舞。④两楹悲:指王文正公被调出朝廷后,朝野上下都感到悲哀。⑤衮职:官服。衮,大红色的礼服。⑥嗟(jiē):叹词。⑦天心:天命。⑧慭(huǎn)遗:犹言遗爱,留下恩惠。慭,留也。⑨幽泉空滴淎(liú):意谓泉水在地下流淌而无所用。淎,同“流”。⑩非复:不再是。作霖时:指王文正公执政的时候。霖雨,及时降雨。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当时杜甫在长安任左拾遗。王缙为中书令、沂王李诵的师傅,因王缙与太子争宠,德宗欲废其子,于是王文正公被迫离开京师,去守徐州,杜甫作此挽词相送。全诗先叙旧,中抒情,末点题。

开头两句,诗人把王文正公比作宰相百官中的一位。他辅佐皇帝,主持政务,使国家兴旺发达;现在又奉命出守藩镇,这是一件大事,所以有“揆路同寅业”之说,表示对王的崇敬之情。接着两句,诗人感叹自己没有能力为王文正公排忧解难,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去赴任。“终无三令喜”,“三令”,语本《书·益稷》“股肱惟人,良臣惟圣”。“三令”,一是指舜帝对禹说的话,意思是要禹做官时一定要勤勤恳恳,不要辜负了上天对他的信任;二是指周文王对姜尚说的话,大意是周公辅佐成王,姜尚辅佐武王,他们都能做到“夙夜匪懈”;三是周公劝诫成王的话:“予旦已受人之休命,亦监于殷民蹈汤武之迹。”这里指的是王文正公应像周公那样,做一个勤勉尽责的好官。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王文正公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其事业成功的企望。

中间两句,是说王文正公这次被调往藩镇,朝野上下都感到悲伤。“便集两楹悲”中的“两楹”,原意是堂上的两根柱子,此处比喻朝廷。王文正公被罢除宰相职务,贬谪外地,这在唐代是罕见的事。由于王文正公在朝中地位很高,所以朝士们为他离开感到悲痛,这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诗人认为这只是小事一桩,不值得大惊小怪。“终无三令喜”,意思是说王文正公虽然被贬黜了,但只要他能勤勉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仍然会取得政绩,得到百姓的爱戴,因此不必为此而悲伤。

最后两句,诗人以景结情。王文正公被贬谪之后,他的家乡泉城(今山东章丘)一带,泉水流淌而无所用,诗人以此象征王文正公被罢免后的寂寞处境和无人问津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通过描写王文正公被贬谪的情景,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