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荣归衮,今兹骇阅川。
天愁摧柱日,星痛殒箕年。
素履遗儒范,忠谋溢吏篇。
空馀洧乡陌,长似岘碑前。
【注释】
衮:古代天子的礼服。
骇阅川:指黄河,因黄河水大而汹涌。
天愁摧柱日:指太阳被云层遮住。天愁,指天空阴沉。
星痛殒箕年:指北斗星坠落,象征国运衰亡。星痛,指星星坠落。殒,意为坠落。箕,北斗七星之一。
素履遗儒范,忠谋溢吏篇:指王文正公为官清廉,有高尚品德。
洧乡陌:地名,在今河南省境内。
岘碑前:山名,在今湖北省境内,相传是三国时刘备临终托孤之地,后人在此建有碑。
【赏析】
这是一首送挽词,哀悼王文正公的去世。
上片首二句写王文正公的荣归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自昔”三句追述王氏家族的显赫历史,并点明王文正公的地位与使命,表明他这次回朝是肩负着国家兴亡的重大责任。“天愁”句暗喻王文正公忧心忡忡、日夜操劳;“星痛”句则暗示其命运悲惨、英年早逝。以下两句进一步渲染王氏一门的盛名及其影响,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下片前三句写王文正公的政绩和人格。“素履遗儒范”一句,既赞美王文正公为官清廉,又突出他的儒家风范。“忠谋溢吏篇”一句,既赞美王文正公的忠诚,又表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卓越才能。这两句还暗含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官员无能的不满和批评。“空余洧乡陌”一句,既点明王文正公的故居在洧乡(今河南省新密市境内),又暗示其生前与百姓的深厚感情。“长似岘碑前”一句,既表示王文正公生前的崇高地位,又寄托了作者对王文正公的无限敬仰和怀念之情。
全词以议论为主,兼有描写。通过对王文正公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之情;通过对其政绩和人格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忧虑。整首词既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