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葛才华尽冠时,如何褒贬两参差。
八公并号翀霄客,谁作当年诣吏辞。
【注释】
默记淮南王事 其二: 默记:默默记忆;淮南王:汉文帝刘长的儿子刘安,封为淮南王。
班葛才华尽冠时: 班固的才华在当世是无与伦比的。
两参差: 指褒贬不一。
八公并号翀霄客: 汉代有“八公”之称的李斯、赵高、胡亥、李延年、严助、徐乐、冯去疾、主父偃等,他们都曾做过皇帝的近臣。他们的名字中都带个“公”,并且都曾被汉武帝召见。
谁作当年诣吏辞: 谁曾写过当时到官府做小官时的奏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班固的赞颂。诗人以班固的才华冠一时为题,从班固的文学造诣和历史地位入手,赞扬了班固的卓越成就及他的历史地位,表达了对班固的敬仰之情。
首句“班葛才华尽冠时”,意为班固的才华在当世是无与伦比的。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其著作《汉书》为后世所推崇,被传诵至今。第二句“如何褒贬两参差”,意为班固的人品是否也如此高尚呢?这句是反问句,用词委婉含蓄,表达出了对班固人品的怀疑与质疑。第三句“八公并号翀霄客”,意谓汉代的名士李斯、赵高、胡亥、李延年、严助、徐乐、冯去疾、主父偃等人,他们都是“八公”。而班固则被称为“号翀霄客”,意即班固与那些名人一样,都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第四句“谁作当年诣吏辞”,意即谁曾写过当时到官府做小官时的奏章呢?这四句话,从班固的文学造诣和历史地位出发,赞扬了班固的卓越成就及他的历史地位,表达了对班固的敬仰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结构严谨,一气呵成,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班固的崇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