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石双堤转,逍遥千骑留。
川昏多昼雾,水落足寒洲。
岸石危相倚,桥澌暮不流。
风烟非渭曲,谁有钓璜钩。
巡视河防置酒晚归作二首·其二
夹石双堤转,逍遥千骑留。
川昏多昼雾,水落足寒洲。
岸石危相倚,桥澌暮不流。
风烟非渭曲,谁有钓璜钩。
注释
- 夹石双堤转:形容河流两岸的山石形态奇特,像两座山一样夹着一条大堤,堤上的道路蜿蜒曲折。
- 逍遥千骑留:形容众多骑士在河岸边自由自在地停留,享受这悠闲的时光。
- 川昏多昼雾:描述黄昏时分,河水显得模糊不清,被一层厚厚的雾气笼罩。
- 水落足寒洲:当河水退去,露出河床的石头,使得脚下的地面变得冰冷。
- 岸石危相倚:河岸上的石头因为河水的冲刷而显得岌岌可危,相互依偎。
- 桥澌暮不流:桥梁因夜间温度降低而结冰,不再流动。
- 风烟非渭曲:这里的“渭曲”指的是渭水之曲,即渭河弯弯曲曲的形状。诗人以此比喻当前的景色与渭水之曲迥异。
- 谁有钓璜钩:意指在这样的场景下,谁还能像古人那样悠然自得地去钓鱼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河防巡视归来后的傍晚景象进行了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中通过“夹石双堤转”“逍遥千骑留”等句,勾勒出了河边的景象和士兵们轻松愉悦的心情;而“川昏多昼雾”“水落足寒洲”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朦胧、寒冷的氛围。特别是“岸石危相倚”“桥澌暮不流”,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加深了对自然景观的感受。
结尾两句“风烟非渭曲,谁有钓璜钩”更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渭曲本为古人常钓之地,如今却因战乱而不复存在,诗人用这种对比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时刻的河防场景,同时透露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破坏的深深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是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