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膏非自润,在寸敢矜长。
试用蔀家暗,回为邻壁光。

【赏析】

此诗写灯芯的制作,以灯烛自喻。首句“挑灯杖”,点明题目,说明是灯烛。第二句“处膏非自润”,说灯烛的油并不因为自身就滋润,而是由于火苗的热量才能燃烧;用这个比喻来形容人的品质,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不是自己能自动完成的,而是要靠学习、实践来提高和完善。三、四两句进一步发挥这一道理:“在寸敢矜长,试用蔀家暗”,说一个人即使再渺小也要努力向上,要像那被遮盖住的灯光一样,虽然微弱,但也是光明,它虽然存在,但却不张扬,默默无闻。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虚心进取的品格,也反映了他谦逊低调的性格。五、六句则运用了对比手法:“回为邻壁光”,意思是说,尽管自己很谦虚地做着一点微小的贡献,但是当这些微弱的光和热汇聚起来时,就能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甚至能照亮整个屋子。这里所说的“邻壁光”指的就是众人的力量。最后一句“邻壁光”又回到开头的“挑灯杖”,照应题旨。全诗以灯烛喻人,言近意远,寓意深远而含蓄,发人深思。(张文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