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尾无馀日,更筹促曙躔。
持愁剩残岁,将老入新年。
【注释】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
历尾:指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即旧年结束的日子。
馀日:残余的岁月。
更筹:更替计时的铜壶漏壶。这里指报时用的铜壶。
促曙躔:催促太阳升起,因为“更”字和“曙”字都有催促的意思。
持愁剩残岁:留着忧愁度过残年了。
将老入新年:将要老了,进入新的一年。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在除夕之夜所吟。诗人以“除夕”为题,意谓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还留恋着这个年节;虽然已经感到了时间的流逝,但也还希望留住这最后的时光。
诗中“历尾无馀日,更筹促曙躔”,两句紧承题目而来,紧扣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除夕”“更筹”。前一句说到了“历尾”,也就是腊月三十日,这是旧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用“无馀日”来表达“岁末”的意思。后一句说到“更筹”,就是古代用来报时的铜壶,每到一定的时候就要报一下时间,所以“促”是催促的意思。而“促曙躔”则意味着“催促太阳升起”。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把诗人的心境描绘得十分真切。
“持愁剩残岁,将老入新年。”两句又回到了主题,但与前面的诗句相比,有了不同的意味。“持愁剩残岁”中的“持愁”可以理解为留有对过去的遗憾,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感伤。而“剩残岁”则是说,虽然已经过了一年,但还留有一丝遗憾,或者说这一年还没有过去完。“将老入新年”中的“将老”可以理解为已经到了老年,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新的一年的期待。而“入新年”则表示,虽然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但诗人还是希望能够继续生活下去,而不是就此结束。
这首诗以除夕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留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自己的心境,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无奈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