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囊一需头,并荐五处士。
由来角立名,独归徐孺子。

【注释】

  1. 汉囊:汉时,王莽篡位后改国号为“新”。2. 荐:推举,推荐。五处士:五位隐士。3. 角立名:指在朝廷中崭露头角,获得声望。4. 徐孺子:指三国时期著名的隐士徐庶(字元直),他曾是曹操的谋士,因避曹操而隐居。5. 《汉书·艺文志》载:“诸子十家,其学归为六:一曰道家,二曰儒家,三曰阴阳家,四曰法家,五曰农家,六曰杂家。”6. “汉时”:即汉代,指东汉。7. “角立名”:指在朝堂之上,能以自己的才能和品德脱颖而出。8. 由来:从古至今。9. 独归:特指徐庶之故。10. 徐孺子:徐庶之别称。11. “徐”与“徐”谐音,所以此处借指徐庶。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读了《汉书》,对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政权的历史非常清楚,也了解到汉朝灭亡后,许多有才干、有德行的人隐退山林的情况。其中,徐庶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中间两句,诗人赞叹徐庶之所以能够隐居山林,是因为他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这种品德和才能使他在朝廷上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人们所景仰的人物。这两句是对前面提到的那些隐士们的概括,也是对他们的共同赞美。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些隐士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诗人认为,这些隐士们虽然已经离开了喧嚣的官场,但他们的精神依然活跃在人们的心中。他们的形象和事迹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徐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士们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人们对道德品质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