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留岁云暮,旅泊似幽栖。
鸥鹭如相识,牛羊自不迷。
已烦陶令顾,何必谢公携。
始觉吴侬健,天寒更涉溪。

【注释】

桥院:即桥边的小院。

淹留:停留。

岁云暮:岁月流逝,时光将尽。

旅泊:旅途中停歇。

幽栖:隐士居住的地方。

鸥鹭:泛指水鸟。

陶令:陶潜,字元亮,东晋人,隐居不仕,自号五柳先生。

谢公:指谢灵运,东晋著名山水诗人。

始觉:方才觉得。

吴侬:指江南一带的方言口音,语声轻快而柔美。

健:健康。

涉溪:渡过溪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首联“桥院”,点明题旨,为全诗定下基调;第二联借自然景物来表现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并暗示自己对官场生活厌倦;第三联以陶潜和谢灵运自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第四联写山间清泉,暗寓作者渴望过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的心情。

首联“桥院”,交代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淹留”二字,点明时间已至岁暮,诗人在此久驻不归。“旅泊似幽栖”,说明诗人虽身处旅途之中,但心境恬淡,如在隐居之所一般。“鸥鹭如相识”,既写景,又写情。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牛羊自不迷”,则写出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得益彰的心境。

颔联“已烦陶令顾,何必谢公携”。此句化用陶潜《归园田居》中的诗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以及谢灵运《初去郡》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以陶、谢自比,表明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始觉吴侬健,天寒更涉溪”。此联紧承上文,写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尾联“天寒更涉溪”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既向往隐居的生活,但又无法摆脱世俗的羁绊。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