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禅关僻,僧迎取衲披。
自怜重到此,还忆旧游时。
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
问师从此别,鹤驾几回知。

【注释】

1.瑞相寺:在浙江杭州,相传晋时僧人慧理在此开山。2.禅关僻:禅宗的深山。3.衲披:和尚穿的僧衣。4.重到此:再次来到这里。5.泉石清虚境:指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6.松筠:松树和竹子。7.鹤驾:鹤鸟乘坐的轿子。8.几回知:知道多少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瑞相寺后所写。全诗共八句,前六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情。首联写路入禅关,迎见老僧;颔联说自己自愧重来此地;颈联写山水清虚;尾联表达离别之情,想象别后重逢。

首句“路入禅关僻”,点明题旨。诗人由长安乘驿赴浙西,经过一座名闻天下的古刹——瑞相寺。“禅关”一词,既写出了这座寺院的所在,也暗示出诗人心境的闲寂。“禅”字在这里不单指宗教活动,更含有超脱尘世之意。

二、三两句,诗人以“僧”“衲”二字点出自己的身份和此行的原因。诗人自谦地说:“我自怜爱重来此地,还忆旧日游踪”。这句既是实说,也是虚说。“自怜”两字,表现了一种自娱的情绪。“还忆旧游”一句,则是实情。诗人之所以如此感慨,是因为他在长安时曾为官多年,如今又回到这里,难免有一番感怀。

三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对瑞相寺的喜爱。“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瑞相寺周围景色优美,泉水清澈,环境幽静,松竹苍翠,景色宜人。

五六句写瑞相寺的环境和景物。“问师从此别”是说在离开瑞相寺之前,向老僧辞行。“鹤驾”即鹤舆,古代帝王出行时,由鹤鸟引导的仪仗车。“几回知”则说明诗人与老僧的交往已经不止一次了(可能以前曾多次来过)。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抒发了诗人对瑞相寺的依恋之情。“问师从此别”,是说自己将要离开瑞相寺了。“鹤驾几回知”,是说不知这次分别之后,何时能再见到这位老僧?“几回知”表达了诗人对瑞相寺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此次离别的不舍。

这首诗通过对瑞相寺周围环境的描写和诗人情感的表达,表达了对瑞相寺的喜爱和对老僧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