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登白纻,此地与云齐。
一览众山小,方知人世低。
暂留蝴蝶梦,终负杜鹃啼。
回向禅关客,何当别有梯。

诗句赏析如下:

  1. 诗的开篇与意象
  • “凌空登白纻”描绘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感受云海与天空相连的景象,白纻,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这里比喻云海。
  • “此地与云齐”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与自然景观的高度统一,突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1. 对周围环境的感悟
  • “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群山时产生的渺小和宁静感。
  • “方知人世低”则从对比中透露出诗人对于尘世繁华的淡泊态度,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往往高于自然美景。
  1. 对时间与记忆的感慨
  • “暂留蝴蝶梦”可能暗示了诗人曾经有过的梦想或经历,如同蝴蝶般短暂而美丽。
  • “终负杜鹃啼”则表达了一种无奈,或许是对未能实现的梦想的遗憾。
  1. 归隐与内心的追求
  • “回向禅关客”反映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可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
  • “何当别有梯”则表达了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即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自由。
  1. 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
  • “飞亭白日下”描述了亭子在日光下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
  • “灵氛紫嶂前”则是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描绘,紫嶂可能指的是山峦,灵氛则是指自然的灵气。
  1. 对历史的沉思与联想
  • “洛水陈王赋,巫山楚客篇”借用历史人物的作品,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尊崇以及对古人情感的共鸣。
  • “稍昏彤叶卷,欲曙白衣鲜”则描绘了黎明时分的自然景色,以及与之对应的诗人心境的变化。
  1. 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 “虽非吾土信云美,伴客留连倾一杯”表明尽管并非自己家乡,但在这里能感受到自然的美景,足以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1. 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 “山阿诗刻照云松”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灵感,同时也可能暗示了对个人成就的思考。
  • “到处逢人问我公”则表达了诗人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以及他对他人的影响和启发。
  1. 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 “白傅苏仙名不灭,公名今在两贤中”可能引用了李白和苏东坡的故事,表达了对两位伟大诗人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

李之仪的《题齐云亭》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表达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人生经验的反思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之仪的个人风格,也展示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