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犹飘雪,江寒未有鱼。
无人慰青眼,尽日对红炉。
瑟瑟窗频响,愔愔鸟强呼。
潸然不自觉,岂待到穷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江上独坐
春至犹飘雪,江寒未有鱼。
无人慰青眼,尽日对红炉。
瑟瑟窗频响,愔愔鸟强呼。
潸然不自觉,岂待到穷途。
译文:
春天来了,雪花还在飘落,江水寒冷,鱼儿都不游动。
没有人来安慰我的眼睛,只能一整天看着火炉。
窗户频繁地响起瑟瑟的声音,鸟儿在不停地叫唤。
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难道我还要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吗?
注释:
- 江上独坐:独自坐在江边。
- 春至犹飘雪:春天来了,仍然下着雪。
- 江寒未有鱼:江水寒冷,鱼儿都不游动。
- 无人慰青眼:没有人来安慰我的眼睛。
- 尽日对红炉:一整天都坐在火炉旁。
- 瑟瑟窗频响:窗户频繁地响起瑟瑟的声音。
- 愔愔鸟强呼:鸟儿在不停地叫唤。
- 潸然不自觉: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 岂待到穷途:难道我还要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吗?
赏析: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精炼、深刻著称。这首诗《江上独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简洁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孤独、忧郁的情感。
首句“春至犹飘雪”,以春天的景象与飘落的雪花相映成趣,既展现了季节的变换,又增添了几分凄清之感。接着,“江寒未有鱼”描绘了江面上的严寒景象,以及鱼儿不再游动的情景,反映了一种寂静而冷清的氛围。
第二句“无人慰青眼”,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他无法找到可以安慰自己的人,只能独自面对这寒冷的江水和寂寞的生活。第三句“尽日对红炉”,则展示了诗人长时间坐着取暖的场景,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接下来的四句“瑟瑟窗频响,愔愔鸟强呼”,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进一步描绘。窗户上的风声瑟瑟作响,仿佛在提醒着他时间的流逝;而鸟儿的叫声则不断呼唤着他,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然而,这一切却无法缓解他的孤独感,反而让他更加感到无奈和悲伤。
最后两句“潸然不自觉,岂待到穷途”,则总结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不禁泪流满面,似乎已经陷入了绝望的境地。这种情感的转变,既是一种对生活无奈的表达,也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情感的细腻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孤独、忧郁的内心世界。同时,它也体现了贾岛诗歌的独特风格,即简洁而深刻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