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鸡犬语声喧,桑柘萦纡绿蔽川。
斗觉门庭兰玉盛,更将箫鼓乐丰年。
【注释】
子高:指陶渊明,字元亮书于:书写于
鸡犬:鸡和狗。
语声喧:说话声音嘈杂
桑柘:桑树与柘树。
萦纡:缠绕曲折
蔽川:遮蔽河流
斗觉:忽然觉得。
门庭:家门口,引申为家门
箫鼓:乐器箫和鼓
丰年:丰收之年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的首句写诗人在自家宅院里闲居,儿童们成群结伙地在院子里嬉戏,不时传来鸡鸣狗吠的喧闹声,显得十分热闹。次句写住宅周围环境优美。庭院中绿荫环抱,树木葱茏,桑树和柘树交错在一起,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第三句承上启下,点出“儿童”二字,并写出了诗人的心境。他突然觉得门外庭院里的花草树木格外茂盛繁盛,好像门前有一片竹林,屋前有一片梅林,使诗人不禁想到自己的田园生活多么美好、幸福!第四句进一步描写诗人的田园生活,并抒发了他内心的感受。门前的竹林和屋前的梅花都开得特别旺盛。他情不自禁地拿出箫管和鼓瑟,吹吹打打地尽情欢唱,庆祝这丰收年景的到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美丽、富足,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也反映了作者追求理想生活的人生理想。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