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作肌肤雪作衣,剪裁风月缀寒枝。
上池可饮偶无路,空愧当年带下医。
玉作肌肤雪作衣,剪裁风月缀寒枝。
上池可饮偶无路,空愧当年带下医。
接下来为您详细解读这首诗:
- 诗句解析:
玉作肌肤雪作衣:这里的“玉”和“雪”都喻指梅花的纯净和高雅。将梅花比作“玉”,突出了梅花的纯洁美丽;而“雪作衣”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洁白无瑕的外表。这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剪裁风月缀寒枝:“剪裁”一词用来形容梅花枝条的形态,仿佛是精心裁剪出来的一样,既有人工的痕迹,又不失自然之美。这里的“风月”可能指的是梅花周围的自然景色,与“缀寒枝”结合,描绘出一幅梅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
- 译文注释:
- “玉作肌肤雪作衣”:形容梅花的白色如同玉石般纯净,其外皮如雪般洁白。
- “剪裁风月缀寒枝”:形容梅花枝条的形态如同经过精心裁剪一般,既自然又有人工的痕迹。
- “上池可饮偶无路”:暗示梅花虽然可以饮用(或许是指梅子),但因为某种原因无法直接饮用到。
- “空愧当年带下医”:表示诗人在感叹自己当年所学的知识(带下医)未能派上用场,感到有些惭愧。
- 赏析:
-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是南宋诗人李之仪的作品,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和坚韧。其中,“玉作肌肤雪作衣”、“剪裁风月缀寒枝”等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外貌和姿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
- 这首诗也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哲思。梅花的坚韧和高洁象征了人生的坚持和追求,而诗人通过与梅花的对比,也反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中的“空愧当年带下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知识的遗憾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反思和追求。
-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像梅花一样,不畏艰辛,保持高洁的品质,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