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烟下平林,闲云依袤岭。
寓想高鸿背,游目凌倒景。
吁嗟老于行,末路未遑骋。
晚岁竟如何,三叹心耿耿。

注释:

横烟下平林,闲云依袤岭。

在秋天的烟雾中看横卧在平地上的树林,悠闲地飘浮着的白云依偎在辽阔的山岭上。

寓想高鸿背,游目凌倒景。

寄托着对远飞的鸿雁的思慕,放眼望去,视线越过了倒映在水面上的景物。

吁嗟老于行,末路未遑骋。

叹息自己年事已高,在人生道路上没有时间去驰骋。

晚岁竟如何,三叹心耿耿。

晚年的生活到底会怎样,我满怀忧虑和不安,不停地叹息。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写秋景,抒感慨。首联描写秋日景色,颔联写远望所见,颈联写所感所思,尾联接发议论,抒发忧愤之情。

“横烟下平林”一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秋日风景图。诗人站在高处,眼前展现的是一片茫茫的烟雾,而那些树木就像被烟雾覆盖的森林一样,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而在这广阔的山林之中,又有着一些悠闲地漂浮在空中的白云。这两句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秋日画面。

“闲云依袤岭”这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白云在广阔山岭上的飘逸姿态。诗人似乎在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面,让人不禁为之陶醉。这里的“闲云”与上一句中的“横烟”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

“寓想高鸿背”一句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高飞的大雁之上。他想象着那大雁振翅高飞的样子,仿佛是在背负着沉重的使命,勇往直前地向前飞翔。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大雁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意志,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游目凌倒影”一句则是诗人在凝视着眼前的景物时所感受到的感受。他的目光穿过了水面的倒影,看到了远处的景象。这里的“游目”一词既形容了诗人的目光自由自在地漫游,又暗示了他对于这个景象的深深迷恋和向往。

“吁嗟老于行”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感叹。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年迈,而人生的道路却还远未结束。这里的“吁嗟”一词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无奈和悲伤,他对于自己的年迈感到无比的遗憾和惋惜。

“末路未遑骋”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所抱有的期待和忧虑。他希望能够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早早地结束了这段旅程。这里的“末路”一词既指人生的晚期阶段又指人生的终结时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无常和短暂感到无比的感慨和无奈。

“晚岁竟如何”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发出的感慨和思考。他不知道自己在晚年的生活将会怎样,心中充满了疑虑和不安。

“三叹心耿耿”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内心感受所发出的感慨和表达。他不断地叹息和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未来的路该如何走。这里“耿耿”一词形容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信心。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歌,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来抒发自己的忧愁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