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非汲汲,仲尼岂皇皇。
吾道无若人,孰能相维纲。
古今异伦轨,英风自相望。
下民今喁喁,造物太茫茫。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周公非汲汲,仲尼岂皇皇。
吾道无若人,孰能相维纲。
古今异伦轨,英风自相望。
下民今喁喁,造物太茫茫。
译文:
周公不是那种急忙的人,孔子也不是那种慌张的人。
我的学说没有可以效仿的人,有谁能和我一起维护这个纲纪呢?
古今不同,伦理也有所不同,但英风仍然互相辉映。
老百姓现在都渴望有人来治理,但是造物主的力量太大了,无法预料。
注释:
- 周公:指周公旦,周朝初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曾辅佐成王治理国家,被尊为贤相。
- 汲汲:匆忙的样子。
- 仲尼:孔子的尊称,即孔丘(字仲尼)。
- 无若人:没有人能够像某人一样。
- 孰能相维纲:谁能够和我一起维护这个纲纪?
- 古今异伦轨:古代和现代的伦理观念不同。
- 英风:美好的风气。
- 喁喁:形容人民渴望得到治理的心情。
- 造物:指自然界的万物和造物主,这里指宇宙的主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诗人认为,周公、孔子等古代圣贤的治国理念是值得学习的,但是现实中却没有这样的人能够与之相比肩,因此感到无助和焦虑。同时,诗人也感叹古今伦理观念的不同以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些都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