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室归来自冷冰,矜持笔砚更非能。
假令一笑人间事,大似当年碧眼僧。
注释:
净室归来自冷冰:净室,佛教用语,指的是佛堂。这里指书房。归自,归来之意。冷冰,形容心情的冷漠与孤寂。
矜持笔砚更非能:矜持,矜持着。这里是指诗人在书房中保持冷静和理智。更,表示进一步。非能,不能。
假令一笑人间事:假令,假使的意思。一笑,这里指的是短暂的笑语。人间事,指世间琐事。
大似当年碧眼僧:大似,非常像。碧眼僧,指僧人,因为僧人的眼睛通常是蓝色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书房生活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对书房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书房中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净室归来自冷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回到书房后的冷漠和孤独。这里的“净室”指的是书房,“归自”则表示归来。诗人用“冷冰”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暗示了自己对世间纷扰的不屑一顾。
第二句“矜持笔砚更非能”,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书房中的冷静和理智。这里的“矜持”表示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控制,而“笔砚”则是写作的工具。诗人用“更非能”来强调自己的冷静态度,表示自己不会被外界所影响。
第三句“假令一笑人间事”,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这里的“假令”表示假设的意思,“一笑”则代表短暂的笑语。诗人用“人间事”来形容世间的琐事,表示自己对这些事物并不关心。
最后一句“大似当年碧眼僧”,则是对诗人形象的再次描绘。这里的“大似”表示非常像,“当年碧眼僧”则指的是僧人。诗人用这一形象来比喻自己的心态,表示自己像一位僧人一样,保持着冷静和理智,不被世间琐事所动摇。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书房中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性格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