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侵路能藏寺,乔木参天却见楼。
山石因循云外老,江声掀扑屋梢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艺术手法。
“绿阴亭”三句的意思是:茂密的树林遮满小路,能隐藏寺庵;参天的大树挡住了高高的楼阁。这两句运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了山林的浓密和高大。“绿阴”、“乔木”、“山石”、“江声”是诗人眼中的意象。“绿阴亭”点出地点,交代了时间,也照应了诗题。“茂林”“云外老”,用“云外老”来形容“绿阴”,既写出了绿树的茂盛,也写出了绿树在云雾中的朦胧美。“山石因循”写出了石头的古老。“江声掀扑屋梢流”,写出了江水奔腾,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
【答案】
译文:绿阴浓荫遮蔽了山路,能藏匿寺庙;参天大树遮住了高耸的佛塔。山石历经岁月,显得陈旧。江水奔流不息,撞击着屋檐。赏析:①此篇为纪行之作。②前二句写路、树、寺、塔,以静衬动。③后二句写山石、江涛,以动衬静。④全诗写景状物,动静结合,层次分明,意境深远。⑤首句写路,次句写树。绿阴掩路,可见树之繁茂,而“茂林”二字亦含“绿阴”意,故不必分说。“侵”字极尽树木葱郁之状,与下句之“却见楼”相应。“乔木”即大木,“参天”形容其枝干高大,直冲霄汉,而“却见楼”则说明它已长到足以遮断视线,因此诗人只能远远望见其上之建筑。这两句运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了山林的浓密和高大。⑥后二句写山石、江涛。“因循”意为顺从,此处指山石随地势而曲折延伸。“云外老”是说由于云雾缭绕,山石被遮掩住,所以显得特别古老。“江声掀扑屋梢流”写江水奔流不息,撞击着屋檐。“因循”、“掀扑”都是动词,形象描绘出江水的汹涌。⑦全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先写路、树、寺、塔的静,后写山石、江涛的动,动静结合,层次分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