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吐食死,漂母爱王孙。
等是乞怜人,一饱何足论。
东方老先生,笑傲忘至尊。
朔饥侏儒饱,且用长短分。
注释:
嗟来吐食死,漂母爱王孙。
等是乞怜人,一饱何足论。
东方老先生,笑傲忘至尊。
朔饥侏儒饱,且用长短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乞讨者与一位长者的故事,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句“嗟来吐食死”,表达了一个乞讨者在遭受无理对待时,甚至会因饥饿过度而死亡的悲惨境遇。这种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也暗示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助。
次句“漂母爱王孙”,则是一个反衬。这里提到的“漂母”是指一个贫穷的老妇人,她对王孙(即贵族子弟)表现出极大的关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这种无私的爱体现了老妇人的伟大品质和她高尚的人格。同时,这也表明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可能有值得尊重的品质。
第三句“等是乞怜人,一饱何足论”,进一步强调了乞讨者的身份地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乞讨者都是可怜之人,他们所得到的一点点食物也不值得一提。这种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但也过于片面地看待了乞讨者的生活状态。事实上,乞讨者并非完全是出于无奈或被迫,其中也可能有出于自愿的成分。
第四句“东方老先生,笑傲忘至尊”,描绘了一个超越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老者形象。这位东方老先生似乎已经看破了世间的一切名利,他能够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无论是尊贵还是低贱。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他的人生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朔饥侏儒饱,且用长短分”,则是一个转折。这里提到的“朔饥侏儒”指的是北方严寒地区的贫苦百姓,他们因为寒冷而挨饿;而“且用长短分”则意味着他们之间为了生存资源而产生了纠纷。这种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严重性,以及人们在困境中所做出的无奈选择。
这首诗通过对乞讨者、老妇人和老者三个不同群体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鼓励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展现出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