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出北郭,山阿延馀晖。
屏营立高原,霜飙吹我衣。
牛羊稍绝迹,聚落灯火稀。
顾我岂无家,废置不得归。
大田已芜没,故丘人亦非。
终当问遗老,何如丁令威。
【注释】
杖藜:手杖。藜:一种野生草本植物,茎叶可食,根味苦,可以入药。出北郭:出城。山阿:山的北面。延(yán)余晖:延长余辉。屏营立高原:屏住呼吸站立在高原上。霜飙(biāo)吹我衣:被寒风吹得冷彻骨髓。牛羊:指牧群。稍绝迹:逐渐稀少。聚落:村落。灯火稀:稀疏的灯火。顾我岂无家:难道我没有家?废置:废弃。不得归:无法返回。大田:大的田野。芜没:荒芜。故丘:过去的山丘,即故园。人亦非:人也已非。丁令威:古仙人名,相传为西王母之子,因学道成仙后不知去向。终当问遗老,何如丁令威:最后还要去询问那些年事已高的老人,还不如当年那丁令威呢?丁令威,即《搜神记》中记载的人物。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元年(742),时年39岁,是杜甫在长安应试不第后的第三年。
首联“杖藜出北郭,山阿延余晖”,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和季节。诗人拄着拐杖从北郭门走出,远远地看到山峦的尽头还残留着夕阳的余晖。
颔联“屏营立高原,霜飙吹我衣”,写自己面对荒郊野外,不禁屏息凝立,寒气袭人的心境。
颈联“牛羊稍绝迹,聚落灯火稀”,描写了村野的荒凉。牛羊已经不见,而人烟也稀少。
尾联“顾我岂无家,废置不得归”,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能回家的遗憾。
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