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蓑老翁守钓车,卖鱼得钱还酒家。
醉中乘潮过别浦,睡起不知船在沙。
篱根半落春江水,稚子蓬头采洲芷。
莼丝芹甲满筠笼,日暮溪桥得红米。

【注释】

“渔父曲”:乐府《清商曲辞》中的一类歌曲,内容多以渔民生活为题材。“黄蓑”,黄色的鱼网。“老翁”,年老的渔夫。“守钓车”,看守钓鱼的车。“卖鱼”,捕鱼回来换钱。“买酒家”:指买酒喝。“醉中乘潮过别浦”,在醉酒中乘着潮水过了别的江河。“稚子”,小儿,这里用“蓬头稚子”比喻小儿子。“洲芷”,长有香草的洲渚。“莼丝芹甲”,“莼丝”即莼菜,“芹甲”即芹菜。都是用来做鱼羹的蔬菜。“筠笼”,竹笼子。“日暮溪桥得红米”,傍晚时在溪边小桥上得到了一包煮熟了的米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渔父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一个老渔翁一天的活动,来表现渔父的生活乐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渔夫的同情。

首句写老渔翁每天清晨都早早地起床,到河边去钓鱼,然后带着收成的鱼回家换取一些酒钱,买些酒喝。二句写到了黄昏时分,他又乘着涨潮,驾船渡过江去,买些酒喝。三、四句又写到他在醉酒后,乘着潮水过江,不知船行何处,醒来时,只见船已搁在沙滩之上。五、六句写他在江岸边的小路上,看到篱笆根旁的河水已经漫过了岸堤,于是又去买酒去了。七、八句则写他回到家里,发现家中还有一篮子鲜嫩的蔬菜,原来他昨天买的鱼汤,今天已经做好了。

这首诗语言质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渔翁一天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渔夫的深切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