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长蘅
九江 吴楚一江共,波涛九派分。 译文: 吴地和楚国的长江水在此处汇合,波涛汹涌,如同九条江河汇聚一般。 注释: 吴,指吴地,泛指江苏浙江一带地区;楚,指楚国,古时以湖北湖南为中心的地方。 一江共:指吴楚两地区的长江水流在这里交汇。 波涛九派分:形容水流湍急,波涛翻滚如同九条江河。 赏析: “吴楚一江共”描绘了吴楚两地的长江在此汇合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雨中舟次仙女庙示青门》宋荦 野庙泊官舟,萧条江上秋。 西风吹急雨,木叶洒船头。 枯葑依扉落,残罾挂树留。 元公忧国泪,五载不曾收。 译文 在芒稻河边的道路上行进,天气阴沉如同寒云般持续一整天。荒废的庙宇前询问仙女的故事,细雨使得我的船行速度变慢。村庄里稀疏地站着倾斜的竹丛,孩童们驱赶着母牛。 赏析 此诗是诗人宋荦在清康熙年间所作,描述了他在江上旅行时所见的秋日景象和内心感受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晨登上庐山时,看到的壮丽景色而作。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解释: 经彭蠡湖口望庐山 早晨,当晨帆发往马当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停泊在湖边。 “彭蠡湖”是中国的一个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这里描绘的是诗人早上离开马当,准备前往彭蠡湖口时的景象。 北渚摇清阴,南湾走苍霭 北面的大洲上树荫摇曳,南面的小湾飘荡着淡淡的雾气。 “渚”是指湖中的小岛,“苍霭”是指淡淡的雾气
江急 江急雨冥冥,江豚吹浪腥。 涛奔远岸白,峰逐去帆青。 野戍春低树,滩舟火聚星。 长年趁风便,向晚更扬舲。 译文: 江水湍急,雨雾弥漫,江豚在波浪中翻滚激起了腥味。 波浪奔腾到远处的岸边,白色的泡沫四溅; 山峰追逐着帆船的影子,呈现出一片青色的倒影。 野营的士兵在春天里,树木被压低了头; 滩上的船只,聚集在一起,就像星光一样闪烁。 常年趁着风势方便,傍晚时分更加地扬起了船帆
登高望远思故人,歌风台上叹流年。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古碑犹在蝌蚪文,岁月沧桑草木非。 汤沐遗风百年后,衣冠胜地换新衣。 淮阴族灭黥彭醢,英雄落幕泪满衣。 慷慨悲歌何必哀,大风已过白云飞。 注释: - 登高望远思故人:站在高处远望,思念远方的友人。 -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的水从天上流淌下来,永不回头。 - 古碑犹在蝌蚪文:古老的碑文上仍然刻着蝌蚪般的文字。 -
【解析】 本诗是一首山水纪游之作,写诗人舟行九江时所见的江景。 首联“羁心零雨悲,水宿风潮倦”,点明了时间、环境、心情。羁旅之人,在风雨交加中停泊,内心自然十分痛苦。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饱含诗人的无限苦闷之情,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也为全诗营造了氛围。 颔联“兹晨廓澄霁,沿流惬佳玩”是说:早晨天空晴朗,江流两岸美景尽收眼底。这两句写旅途所见之景,清新明快,为后文描写景物作了铺垫。
登吴城望湖亭 鄱湖湖合赣江流,倚槛江湖望转幽。 湖势北摇匡岳动,江声西拥豫章浮。 鱼龙昼啸千艘雨,日月晴悬一镜秋。 回首战争曾此地,荻花萧瑟隐渔舟。 【注释】 1. 吴城:即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2. 鄱阳湖:又名彭蠡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3. 赣江:长江中下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宁都、石城等县。 4. 匡岳:指庐山。 5. 豫章:指南昌,是江西的政治中心。 6. 鱼龙
和杨陶云感怀时左迁新建少府 诗中寄寓深厚情感与时代变迁感慨 1. 汝从移疾卧烟萝 - 描述诗人因某种原因隐居于烟雾缭绕之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2. 几载麻衣废《蓼莪》 - 用“麻衣”形容生活的艰苦,“废《蓼莪》”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道德的坚持与放弃。 3. 海内君亲馀痛哭 -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君主深切的思念以及在国难时刻的悲痛之情。 4. 潮吞章贡江声急 - 描绘了章贡江波涛汹涌的景象
【注释】 哭亡儿土騄二首 其二:这是作者为亡儿土鶸写的两首悼亡诗。其一写亡儿的早逝,此诗写亡儿之葬。其二写自己对亡儿的哀痛,此诗写自己对亡儿的怀念。 (二) 盥栉经旬懒,衣衫渍泪痕。 伶俜余此日,门户且谁论。 痛我无兄弟,怜渠是冢孙。 昨朝寒食奠,只立黯销魂。 【赏析】 “盥栉”句:指丧事已过数旬,儿子还没有下葬。因要洗头、梳头,所以叫盥栉。 “衣衫”句:衣服沾满了泪痕。“伶俜”
注释: 1. 遗编:指亡儿生前所读书。 2. 转忆:回忆。 3. 课经:学习经书。 4. 过爱:过分宠爱。 5. 求全:要求完美,不容许有任何瑕疵。 6. 一灯:一盏孤灯。 7. 膝前儿:指儿子。 译文: 怀念我那已故的儿子,翻看那些他生前留下的书稿,心中不忍,又回忆起他教我学习经书的情景。 过度的宠爱使他变得娇气,每次犯错都会被责打,这让我非常苦恼。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一盏孤灯下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