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一江共,波涛九派分。
湖光寒自白,庐岳晓常云。
虎斗荒村迹,猿啼落日闻。
琵琶亭废久,枫叶正纷纷。
九江
吴楚一江共,波涛九派分。
译文:
吴地和楚国的长江水在此处汇合,波涛汹涌,如同九条江河汇聚一般。
注释:
吴,指吴地,泛指江苏浙江一带地区;楚,指楚国,古时以湖北湖南为中心的地方。
一江共:指吴楚两地区的长江水流在这里交汇。
波涛九派分:形容水流湍急,波涛翻滚如同九条江河。
赏析:
“吴楚一江共”描绘了吴楚两地的长江在此汇合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波涛九派分”进一步描绘了长江水流的磅礴气势,九派指的是长江流经的九个省份。这里的“九派”与第一句的“九派”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第三句“湖光寒自白”,诗人将视野转向远处的湖泊,湖面上的水波映照着月光,显得格外清澈、宁静。这里的“寒”字用来形容湖水的寒冷,给人以清凉之感;“自白”则暗示了月光下的湖面犹如一面镜子,反射出皎洁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景。
第四句“庐岳晓常云”,诗人的视线再次转向远处的庐山,清晨时分,云雾缭绕在山间,宛如仙境一般迷人。这里的“庐岳”指的是庐山,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山之一。晓,表示清晨时分;常,表示经常或频繁。这一句通过描绘庐山清晨时分的云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虎斗荒村迹”,诗人的目光转向了村庄附近的山林,一只老虎正在激烈地争斗,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这句诗通过描绘老虎争斗的场景,表现了自然界的凶猛与无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动物世界的好奇与关注。
第六句“猿啼落日闻”,诗人的视线再次转向了山林中,一群猿猴正围坐在树上啼叫,仿佛在迎接落日的到来。这里的“猿啼”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动物们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慨。
第七句“琵琶亭废久”,诗人的目光转向了一个废弃已久的地方——琵琶亭。这个曾经热闹非凡的地方如今却无人问津,显得有些凄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与思考。
第八句“枫叶正纷纷”,诗人的视线再次转向了山林中的枫树,一片片枫叶随风飘落,宛如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这里的“纷纷”用来形容枫叶落下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这一句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象,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九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将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巧妙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观察与感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