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庙泊官舟,萧条江上秋。
西风吹急雨,木叶洒船头。
枯葑依扉落,残罾挂树留。
元公忧国泪,五载不曾收。

《雨中舟次仙女庙示青门》宋荦

野庙泊官舟,萧条江上秋。
西风吹急雨,木叶洒船头。
枯葑依扉落,残罾挂树留。
元公忧国泪,五载不曾收。

译文

在芒稻河边的道路上行进,天气阴沉如同寒云般持续一整天。荒废的庙宇前询问仙女的故事,细雨使得我的船行速度变慢。村庄里稀疏地站着倾斜的竹丛,孩童们驱赶着母牛。

赏析

此诗是诗人宋荦在清康熙年间所作,描述了他在江上旅行时所见的秋日景象和内心感受。首两句“野庙泊官舟,萧条江上秋”描绘了诗人泊船于荒废的古庙旁,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寂寞。第三句“西风吹急雨,木叶洒船头”通过秋风和急雨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凄凉和无常之感,同时“木叶洒船头”形象地展现了雨水打在船上的情景。

接下来的“枯葑依扉落,残罾挂树留”两句,则转入对周边环境的描写。诗句中的“葑”指的是水生植物,而“罾”是一种捕鱼工具,诗人用“依扉落”和“挂树留”来表达这些物品因风雨而损坏或留在岸边的景象。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隐喻了作者心中对世事的感慨。

最后一句“元公忧国泪,五载不曾收”则是全诗情感高潮的表现,这里提到的“元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人物(如宋代的张元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悲伤。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自然景物中融入的情感深度。

《雨中舟次仙女庙示青门》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宋荦的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季江上的景色,更通过这些景色表达了他对于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