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锦潮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首联“千尺流泉百尺松,白云丹嶂自从容”,用千尺流泉、百尺松树比喻友人的才华和气节,用白云与丹嶂来赞美其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对他才能的赞赏。颔联“偶同麋鹿游城市,终觉鶢鶋厌鼓钟”意思是:偶尔也随麋鹿出没于闹市之中,但最终还是觉得那些喧嚣扰人的音乐令人厌倦。上句说“偶同”即偶尔;下句说“终觉”即最终发现。“偶同”、“终觉”两词一正一反
蒹葭 秋色浮江上,烟波共渺然。 蒹葭:一种水边生长的植物,叶子细长,花穗长,常用来比喻思恋之人。 秋色:秋天的颜色,这里指秋天的景色。 浮江:在江面上浮动。 烟波:烟雾缭绕的波涛,形容江水的浩渺。 渺然:渺茫的样子,形容江水广阔无边。 苍茫迷远渚,寥落向遥天。 苍茫:辽阔而迷茫。迷远渚:迷失在远方的小洲上。 寥落:稀少、寂寞的样子。向遥天:向着遥远的天空。 折叶惊寒雁,飞花点钓船。 折叶
【注释】1.闺人:女子。2.日夕:傍晚。3.高楼:高楼阁,指妻子的住处。4.云山:指远方的山峦。5.望秋:看秋天的风景。6.悠悠:漫长、远大的样子。7.渡头:水边。8.空:徒然地,无目的地。9.来往:往来不息。10.舟:船。11.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写闺中少妇登高临远眺望远方,思念远行者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远行者的深情厚意。 译文: 日落西山时登上高楼,放眼望去是一片秋色;
千尺流泉百尺松,白云丹嶂自从容。 偶同麋鹿游城市,终觉鶢鶋厌鼓钟。 句就烟霞频出手,醉馀磈垒肆填胸。 明朝便蜡寻山屐,到处随君蹑旧踪
清代诗人邵锦潮字赐笏,直隶宛平籍,吴县人。他在雍正癸卯举人的身份下,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以下是对其的介绍: 1. 生平简介:邵锦潮出生于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家庭,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家族文化氛围的影响。在科举考试中,他考取了雍正癸卯举人,这一成就标志着他在当时文人群体中的社会地位。 2. 诗词创作:邵锦潮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既有描绘自然景观的五言绝句《闺人赠远》,如“日夕上高楼,云山一望秋”
清代诗人邵锦潮字赐笏,直隶宛平籍,吴县人。他在雍正癸卯举人的身份下,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以下是对其的介绍: 1. 生平简介:邵锦潮出生于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家庭,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家族文化氛围的影响。在科举考试中,他考取了雍正癸卯举人,这一成就标志着他在当时文人群体中的社会地位。 2. 诗词创作:邵锦潮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既有描绘自然景观的五言绝句《闺人赠远》,如“日夕上高楼,云山一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