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长蘅
这首诗是宋牧仲的《黄山松石歌寄金仁叔将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我吟李白黄山诗,四千仞削金芙蕖。 传闻轩辕炼丹处,青鸾朱砂拱天都。 山中灵异孰究悉,松奇石怪可駴呼。 扰龙松撑峰顶裂,作其鳞而旁攫挐。 蒲团倒挂幻奇古,高二尺干千岁馀。 满山龙子以万数,尽吸石髓蟠根株。 石骨磊砢作松干,松毛鬖髿作石䰅。 轮囷䂺砈斗诡状,爪鬣定与凡松殊。 茸城将军好事者,镌凿山骨双松俱。 夸娥夜半负而走
乙亥元日雪 王正元日斗插寅,夜半跌荡开天门。 真官群帝朝正散,骖龙猋歘周八垠。 太皞执规挟玄冥,呵嘘滕六供骏奔。 下视人世桑田万万顷,要栽玉禾成琼田。 天明启扉目花眩,园林琪树纷便娟。 池塘冰开已绿净,鹅毛片片销无痕。 沿池拳足立双鹤,缟翅映色增鲜妍。 田夫三白笑吓吓,传闻吉语占丰年。 元公祝釐归未旰,牙门扃钥屏嚣喧。 欧苏白战却寸铁,聚星堂客继者难。 公诗先成得好句,小梅湿重香微传。
【注释】康熙己卯: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 三月:农历二月。 十有六日:十六日。 中和乐职应:中和乐官的职责应当是创作赋文。 王褒笔札生能为:王褒的笔札能使生能为。 【赏析】这首诗写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二月,作者在京师任中和乐正期间,因感皇恩而作此诗。“中和”二字,取意自《尚书·舜典》“中和之音”、“中和之声”。这里指音乐声调的和谐与适中。“乐职”指音乐官员或乐师。“应有赋”
《春雪后夜坐效韦左司》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池上明残雪,檐端得新月。 注释:池上的残雪还清晰可见,屋檐上却有一轮新月升起。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寒釭闪疏棂,街鼓坐来歇。 注释:寒光透过稀疏的窗棂,街鼓声渐渐停歇。 赏析:寒光、疏棂、街鼓都是寒冷天气中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种氛围的喜爱。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岳碑赑屃岿然存,千五百年安帖妥。 - “岳碑”指泰山的石碑,“赑屃”是一种古代的神兽,常用来象征石碑。 2. 明嘉靖间始遭掊,有如峄碑焚野火。 - “嘉靖间”指的是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的年代,也就是公元1522年至1567年。 3. 红豆老人作长歌,缺百廿字相矜夸。 -
延熹华岳庙碑歌 华山作镇帝所宫,拔地削成三芙蓉。 明星玉女并娟嫭,天神博处钩梯通。 少昊金天斡元化,虞巡周望秩祀崇。 茂陵刘郎蕲不死,集灵宫筑山之趾。 松乔芝盖纷往来,子仙茅龙大谲恑。 亡新变乱迨东京,文字磨灭馀荒戺。 此碑纪年延熹八,四月维夏日廿九。 勒石者谁弘农守,袁逢开先孙璆后。 郭香察书恐臆说,曰蔡中郎亦无考。 或云汉魏古碑今犹有,例不书名著谁某。 纷纷辨驳姑置之,𨽻法第一真瑰奇。
【注释】清亭:即洛阳牡丹亭。芍药:《诗·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雎鸠有别,后妃之美也。”《诗经》中的“关关”与“窈窕”皆为美好之意。宋牧仲:宋邦彦。冯山公:冯山。吴荆山:吴处厚。梅圣俞:梅尧臣。杨乐道:杨大年(杨时)。苏轼贬谪惠州期间,曾与杨大年、李常一起游历罗浮山,作《和李端叔春日惠州西湖游眺二首》。 【赏析】此词是苏轼与同僚们在洛阳赏花宴饮的词作
诗句: - 夜游孤山记-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 - 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 - 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 - 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 - 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 - 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湖亭。 - 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 - 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 - 亭废,今为龙王祠。 -
袁州谒昌黎祠 祖龙一炬灰坟丘,烛龙昼暝天帝瞀。西京老翁强解事,手笺口授牛毛稠。 当涂以还乱蛙紫,南岛北索如羹鱻。叶况复丘轲没已远,东西二鸟鸣嘲啁。 帝忧浊世塞糠秕,遣公骑驎下九州。钧韶九奏响阿阁,金钟大镛铿天球。 二鸟缩颈万窍喑,仪凤舞兽纷夷犹。炎州汤沭帝所赐,潮州量移仍袁州。 袁阳山城仅斗大,袁山孱颜袁江流。元和去今一千载,云烟草木荣光浮。 祠屋三间古台下,丹楹粉壁龙蛇幽。丰碑倒薤缠赑屃
这首诗是唐代王勃的《滕王阁诗》。下面,我们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意思和赏析。 诗句解读: 1. "我携铁笛罗浮回,豫章城头吹《落梅》" - 描述了诗人带着铁笛回到罗浮山的场景,并在豫章城的城墙上吹奏着梅花。 2. "罗浮仙人大狡狯,蜚廉滕六供呵总" - 形容罗浮山上的仙人非常狡猾,而滕王阁则被赋予了神奇力量,能召唤神灵。 3. "乱洒梅花遍原隰,千峰一夜争皑皑" - 描述梅花如雪一般洒满了原野